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迎接心理学的第三波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心理学相关论文答辩,关于迎接心理学的第三波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及科学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心理学自冯特始便存在两种类型,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和人文的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依据“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建构了儒家关系主义理论和自我曼陀罗模型,这种含摄文化的理论解决了冯特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的难题.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的结合,奠定了华人本土心理学科学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华人本土心理学将迎来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波.

关 键 词:华人本土心理学;儒家关系主义;自我曼陀罗模型;多重哲学典范;批判实在论

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07-04

2013年12月6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宣布成立.我以《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波》为题,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当天晚上又主持了三个小时的工作坊,说明如何克服本土心理学发展的五大难题.

1.两种心理学

在我看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分组的成立,不论对中国心理学或世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投身于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以来,便一直认为:发展本土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西方心理学悬而未解的一项难题.1879年,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开始用“科学方法”研究基本认知功能,而成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他很清楚地了解到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所以在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冠以《生理心理学原理》之名(Wundt,1874/1904).为了要研究“人类智力与创造的高级形式”,他又以历史学的方法,研究有关文化议题,出版了二十卷的《民族心理学》(Volkerpsychogie)(Wundt,1916).

迎接心理学的第三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科学心理学”创立后不久,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的苏联心理学者LevVygotsky(1896~1934),为了区分人类与其它动物在种族发生学上的不同,而在1927年区分“基本”与“高等”心理历程的差异.接着,他又根据狄泰尔(Dilthey)和缪斯特堡(Munsterberg)在“自然的解释”和“人类行动的理解”之间所作的区分,将心理学区分为两种:“因果心理学”(causalpsychology)是一种探讨因果关系的自然科学;“意图心理学”(intentionalpsychology)则是以探讨人类意图为主要内容的“灵性心理学”(spiritualisticpsychology)(Vygotsky,1927).

2.心理学发展的典范转移

从西方本土心理学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三次大的典范移转:行为主义以实证主义强调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认知心理学以后实证主义的先验理念论作为基础;本土心理学则是以批判实在论主张的先验实在论作为基础.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本土心理学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etal.,1998),建构既能反映人类共同心智(universalmind),又能说明特定文化中人们心态(mentalitiesinparticularcultures)的“含摄文化的理论”(cultureinclusivetheories),克服西方心理学之父Wilhelm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的难题,并整合Vygotsky(1896~1934)所主张的“意图心理学”(intentionalpsychology)和“科学心理学”(causalpsychology).


写心理学论文的要求
播放:36249次 评论:7878人

3.儒家关系主义

从2000年元月起,我开始担任教育部“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主持人.基于上述信念,在执行卓越计划的八年期间,一面思考跟心理学本土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一面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该项计划于2008年初结束之后,我又整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一书,2009年出版.

该书特别区分科学微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差异,借以强调理论建构对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etal.,1998),主张本土心理学的认识论的目标是要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它们不仅能够呈现人类普遍的心智,而且可以呈现某一社会中人们的特殊心态.基于这个前提,我在书中说明如何建构可以代表社会互动的普世心智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然后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并从西方伦理观点,探讨儒家伦理的属性.这本书的其它章节并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用“多重哲学典范”(multiplephilosophicalparadigms),针对儒家社会中的社会交换、面子概念、成就动机、组织行为与冲突解决,建构了一系列的理论,来整合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

4.心理学的科学革命

2010年7月23至27日,“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AsianAssociationofIndigenousandCulturalPsychology)在印度尼西亚日惹的GadjahMadaUniversity宣布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国际会议.我被推选为会长,并发表主题演讲指出:西方心理学者已公开承认:当前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来自西方(Western)、高教育水平(Educated)、工业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和发达(Developed)社会的(WEIRD)样本作为基础,而建构出来的.由于以个人主义作为预设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过于“怪异”,不适用于非西方国家.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的主要使命,就是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对西方心理学发动“科学革命”,取代西方“怪异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本土社会的问题.我一向认为:要为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奠立扎实的基础,必须先建构有关“自我”及“关系”的两种普世性理论.在该次会议之后,我又提出自我的曼陀罗模型(Hwang,2011a),并在2011年出版《心理学的科学革命方案》一书(黄光国,2011a)说明其学术主张.不论是以自我的曼陀罗模型提倡《心理学的科学革命方案》,或是以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建构《儒家关系主义》的理论系列,都是依循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而进行的学术工程.前者是以普世性的自我的曼陀罗模型作为基础,后者则是以普世性的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作为基础,一在讲“自我”,一在讲“关系”,这两本书的完成,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已经粲然大备.

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我跟瑞典学者CarlM.All-wood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有余的国际辩论.Allwood原本是瑞典伦德大学(LundUniversity)的教授,后来转到哥登堡大学(GothenburgUniversity)任教.

5.呼唤科学革命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包括台湾、菲律宾、印度、韩国、日本、香港等,都有人在从事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工作.Allwood曾经和加拿大著名的本土心理学者JohnW.Berry一起对世界各地的本土心理学现况作过调查(Mlwood&Berry,2006),事后他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本土心理学的基础》(Mlwood,2011a),批评本土心理学者所用௚

1 2

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迎接心理学的第三波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

教学论文摘要

物理教学设计论文

校本教研的论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

成教本科时间

中学体育教学随笔

教学论文 发表

教学德育论文

高职教师发表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

迎接心理学的第三波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