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方面论文范文,与引导教师看得远,学得远,走得远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信息化方面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引导教师看得远,学得远,走得远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信息化及职业教育及社会责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信息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数字”改变职教.“改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更是运用“数字”工具的教师素质的改变.
今年年初,在开展“与校园信息化对话”专题活动时,学校给老师出了一个命题:一位普通教师到底能够走多远?我们提出三个关键点:一是你看得有多远?二是你学得有多远?三是你做得有多远?
首先,为了理解“看得远”问题,我们请大家看“3D(三维)打印机”.它能把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数字”网络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制造,像打印机的运作原理一样,层层地把新型合成材料直接“打印”出来,或者说“堆砌”出一个产品来.这种模式将会取代传统的车、钳、铣、刨的生产方式.过去的一些数控机床和数控设备,其实还是一些初级应用,制造

关于信息化方面论文范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信息化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7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新型生产工具的产生,往往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无疑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提出极大挑战,关键是人才的要求发生变化,对人才的素质、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能从“数字化”看到“数字化”背后的教育观念变化,就说明我们看得远了.
其次,教师能学得多远呢?去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可汗学院声名鹊起,被认为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并迅速成为标志性的教育典型.可汗学院确实非同一般,它开设了3000多门课程,并根据学习需求开展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例如它把枯燥的课程游戏化.现在为什么游戏在我们的学生中这么风靡?它肯定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不要讲到学生喜欢游戏就害怕,就抵制,要从游戏当中体会它的一种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汗课程一般来说时长10分钟,每次仅介绍一两个概念,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上图文并茂,趣味性极强,跳出了传统网络课播放PPT的单调方式,加上10分过关的激励手段,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掌握清楚.再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网上学习进度不一,老师可以因人而异指导.又如反转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家里上课,到学校去做作业,老师在校辅导答疑,这种模式就把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了.其主要优点:师生直接互动对话交流,学生有充分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机会,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可汗学院还在网上建立了讨论群,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马上挂到网上.问得最好的问题、回答得最精彩的问题、点击率最高的问题放到最上端.这种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超传统的课堂和传统的学校.
实际上,美国社会出现像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创业英雄的案例,说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这场教育变革给职业学校带来的变化,如果我们没有赶上,或者适应不了,就会如同被时代甩了出去一样,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的学生如果还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还是“廉价”劳动力,那怎么跟人家竞争?如果能像可汗学院一样站到“数字化”最前沿,那就证明我们学得远了.
再次,教师能够做得多远?一个教师在“数字化”方面的成长,本身会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这样,一个人的成长便会产生真正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学校推荐阅读《我抓住了两个世界》一书,是姜广平老师的教育成长故事.姜广平被称作“姜广平现象”,他曾是一名语文老师,但同时他又是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学者.这是教师队伍中少有的现象.但在我的视野内,这样的老师在职业学校同样存在.他们是真正的专业教师,也是真正的技术技能的高手,产教、产学研的能工巧匠,创业创新的设计专家和发明专家,当然他们同样会在教学实体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大显身手――因为教师完全能够成为拥有“两个世界”的人.
强调一个老师可以拥有“两个世界”,其意图之一,就是希望我们在谈论“数字化”校园时,不要总说信息化技术掌握较难,观念改变离我们还远.应该说,我们承担着教育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意图之二,就是我们的教师职业是平凡的,但有着不一样的平凡.“数字化”同样会改变我们的教师生涯.这是普通教师发展成长的可能,也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教师都拥有“两个世界”了,不能不说教师做得很远.
“数字化”确实改变了很多,但是要彻底改变教育的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相当艰难的.当前,要破除“数字化崇拜”“数字化奢靡”“数字化无用”等思想和行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字化”观念.
凡有“数字化崇拜”的人,往往将“数字化”视作一个“工具”.当一个工具产生或更新换代后,人们更多的是去享受它,依赖它,并沉湎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就如以前用胶片照相机时,要根据光线环境调好光圈、焦距才能拍照;现在有了“傻瓜”照相机,大家可以不动脑筋或少用脑筋就能拍好一张照片,尽管成像较过去好,但是有精品吗?有个性吗?有创新吗?很难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被经济方式、新型工具的变化迷惑住自己的眼睛.“千人一面”同质化,是现代教育过于依赖技术的结果.技术毕竟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掌握在谁的手里,怎么去把握它,怎么去使用它.真正要去改变的是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这是中国教育的出路所在.经过多年发展,“数字化”校园的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其应用水平和层次仍然很低,开发延伸不够,资源整合十分缓慢.只有教育信息化的本原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服务.
“数字化奢靡”是不足取的.职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的投入是很大的,同时浪费也挺严重.有一个“计算机维修”的数字化的课件,据说花了近两百万.课件上一一介绍计算机部件,引用了许多现代技术,帮助学生认识和操作等,如果这是在贫困地区,学生看不到电脑,课件里做仿真是可以的.如果能看到能摸到的,就没必要再这样做了.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让学生去看、去感受、去动手,做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七八年前,我曾去香港职业训练局考察汽车工场,向其负责人提出看一看他们的仿真教学,该负责人一脸茫然,他说工场有上百辆的车,大的、小的、最老的和最新的汽车都在这里,学生现场看一看摸一摸就知道了,你还做仿真干什么?由此想到,“数字化&#
关于信息化方面论文范文,与引导教师看得远,学得远,走得远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