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他们打算怎么“跨”?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金融学类有关论文查重,关于他们打算怎么“跨”?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学及市场营销及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育部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由此可见,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要想真正达到客户的实际翻译要求,光有文本的正确性远远不够,还应在惯用句法、专业词汇等方面都达到相关的专业要求,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是分领域翻译的根源所在.行政管理: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专业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很简单,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这无形之中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较大的就业机会.另外,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是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35名在2013年报考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生,本科就读的专业有保险学、财政学、会计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但他们最终仅一人没有考上.虽说考研难度因人而异,但行政管理不考数学,客观上降低了跨考的难度.
怎么跨,决定了有多难
金融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一级学科之内的二级学科间跨越:47%
不论考研还是就业,在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间跨越,都犹如将左脚支撑变换为右脚支撑,几乎没有任何难度,比如同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彼此之间跨考难度较低,同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跨考成功率较高.
一级学科间跨越:35%
在一级学科间跨越,一般可借助一级学科之间的交集拓展跨越.比如,由0802机械工程的080202机械电子工程跨专业至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中的081103系统工程,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也有一定的系统工程理论与相关知识,因此可利用交集进行跨越.
学科门类间跨越:18%
理论上,在学科门类间跨越是相当冒险的,比如由07理学的一级0710学科生物学,跨专业至08工学中的0813建筑学,如果没有足够丰盈的天资与足够强大的勤奋自学能力很难成功.但选择跨学科门类考研的考生在调查中居然超过了18%.
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这些考生“盲目考研”的结论.事实上,这18%的考生被三大专业所瓜分――新闻传播学、金融学和法律硕士.新闻传播学一向欢迎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金融学则青睐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而不限专业、不考数学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更堪称跨专业考生的盛宴.
Conclusion2大部分学生想在北京读研
据调查,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而最受考生青睐的地区,当属名校资源最集中的北京.2013年研究生考试,共有27万人报考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报考人数均超过万人.据本次调查,有接近37%的考生希望在北京读研,其中近半数考生来自外省.
通常,人们习惯将考生对名校的青睐简单粗暴地归结为非理性的“名校情结”“院校崇拜”.事实上,考生理性地规划个人发展方向和热衷报考名校并不矛盾.至少从选择上看,考生在意的不是高校的名气,而是专业实力,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的发展前景.
两者都是直接关乎毕业后个人发展的要素.只不过具备这两大要素的高校,基本上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名校居多.一位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的考生告诉记者,“既然决定了考研,又知道考什么专业,为什么不考最好的学校?都说要考一所合适自己的学校,我就觉得人大是合适我的,是我努力后可以达到的.别人没资格对我的梦想说三道四.”
相对的,许多名校在对待跨校考生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随着研究生教育公平理念的推进、研究生复试改革的日趋规范、成熟,“本科出身”不再成为名校录取的重要标准,甚至有的名校更偏爱从一般院校刻苦学习考进来的普通院校出身的学生,这无疑给了跨校考生巨大的信心.
Conclusion3参考资料成专业课复习桎梏
跨专业考研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掌握一门几乎全新的学科,难度之大,非其他考生所能理解.困扰跨专业考生的最大的两个问题是专业基础薄弱和时间紧张,其实它们的核心问题是同一个: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复习专业课的有效方法.这个桎梏的根源在于,跨专业考生无法像本校、本专业考生一样,方便地获取第一手的专业课参考资料.专业辅导书、课程笔记、辅导班笔记以及最重要的历年试题解析,是考研人梦寐以求的宝典真经.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已经指定了参考书,但是空有书目没有指定复习范围,各校各专业的考查侧重点不同,考生必须自己利用各种渠道找到复习重点.想拿到一手的课程笔记和真题解析就更难了.
就读吉林大学考古学的陆俊全,从大二就开始为2014年跨考复旦大学的传播学作准备.他根据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托朋友买到了11本专业课指定参考书.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看完了其中的5本.作为跨校跨专业考生,陆俊全无法获悉专业课考查的方向,只能每本书都事无巨细、没有重点地翻看.“11本书,算起来差不多3000页.每一页都消化,根本不可能.”陆俊全最担心的是,“我现在看的内容会考吗?”他也试过在论坛发帖、下载研友分享的资料,虽然有帮助,但比起耗费在网上的时间,效果就是得不偿失了.兜兜转转之后,陆俊全放弃了跨专业考研,于今年10月,保研到本校的博物馆学.“除非24小时不睡觉,否则我拼不过本校的考生.我经不起考研失败,还是先撤了.”
本校或本专业考生的先天优势是跨专业考生心头的一根刺.前者可以轻易通过找学长、面对面了解导师、旁听课程等方式获悉专业课的大致考查范围,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公共课上,拉开与跨专业考生的差距.事实上,相当部分考生跨考失败,并非是专业课未过线,而是输在了数学或英语上.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在专业课上消耗了过多的时间.
金融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他们打算怎么“跨”?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