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师德建设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师德建设方面有关论文发表,关于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师德建设及大学教师及工会工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师德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纲要》也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2)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是高校工会的优势,高校工会是群众组织,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体是教职工,会员网络覆盖学校的各个层面,这为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3)工会工作的广泛性与师德建设的系统化要求,高校工会有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四项职能,其核心是教职工的权益,工作范围也如同会员的广泛性一样,只要涉及教职工权益,工会都有涉及,工作方式、工作范围和性质上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契合了师德建设系统化的要求,师德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大学既是教学的工作场所,往往也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这种重叠性,也使得师德建设需构建于整个大学教师文化之上.

(4)工会与教师的非利益冲突,在这里强调非利益冲突,并非弱化工会的职能,只是相对于行政部门等机构而言,作为高校部门机构,工会不是利益的分配者,从而避免了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晕轮效应",能更好的团结广大教职工.工会工作的服务性,工会干部的热心,让工会和工会干部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工会成为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的重要力量.高校工会的核心是教职工权益,其组织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让工会更容易被教师群体所接受,在师德建设等文化、道德建设工作中,突破利益冲突、思想认知上形成的障碍,引导教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解,进而认同、内化为个人信念.简而言之,就是同样内容,不同路径,相互作用,系统推进.

(5)工会有丰富的文化工作开展经验,文体活动是工会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在这些工作中,工会积累了丰富的活动动员、组织、管理等经验,对教师个体都有深入的了解,在开展以师德建设为目标的群众活动时,这些经验都可以迁移到师德建设工作中.从本质上讲,以往这些文体、业余社团活动和师德建设群众活动并无差别,大学文化、师德建设工作并非工会的新的工作领域,以往的活动开展已经包含大学教师文化、师德建设的内涵,把师德建设工作突显出来,一方面是对以往活动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是倡导针对师德建设目标的活动形式创新.以便在以后的工会工作中,工会组织或干部能意识到文体活动开展背后的深厚寓意,有意识的升华文体活动的内含,在道德与幸福间找到平衡,在目标与活动间找到支撑.

四、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

大学教师文化在内的大学文化建设、师德建设都是工会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工会职能的体现.大学教师文化和师德建设都是工会工作的目标,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师德建设为目标,尊重道德教育的规律,避免不符合道德养成的主题运动式整治行为,以大学教师文化来统领整个师德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强调的是在一种协同作用,追求"1+1>2"的效果,在工会具体工作中,应注重以下方面内容,构建新的工作局面

(1)密切联系大学教师文化与师德建设的两者关系,即在广范围的大学教师文化培育中,着力挖掘师德内涵,提升寓意;在具体的师德建设活动中,突出其文化本质,注重师德活动开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2)时代精神与终极关怀相结合,要注意到大学师德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师德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批判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立足时展的客观要求,能够不断赋予大学师德新的内涵,以凸现时代精神,彰显终极关怀.在学校内部,教师差异、师生差异、学科差异对师德都有不同理解,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对师生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加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互动,注重文理科的优势互补和各种教师的特长发挥,加强教师对校园的人文理解,通过校园的标志性象征的认同提升大学教师的凝聚力,如开展对有学校自己独特人文品味的校训校徽、校志、标志性建筑与相关纪念物等的认知普及活动,做到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浸透着独有的人文韵味和风情,培育人文情怀.

(3)扩大交流、形成内部支持,大学教师文化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群体的群体认同,为了促进这种认同,必须构建人际交流、互动的环境,环境的构建一方面来自于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实质内容,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教师的自发性,以及需要有人或组织带动,工会恰是这两点的契合者.工会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帮助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组织还未退休的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修养高的老教授,通过传帮带、办讲座等方式,提高年轻教师的文化素养.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师团体和文体活动,陶冶教师的情操,间接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4)建立机制,激励创新.配合党政部门,保障民主管理、监督,认真履行工会职责,推动学校的制度建设.没有制度和相应的机制保障实施,再美好的愿望都是空谈,因此,管理模式和机制都必须从观念到内容、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积极尝试教师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与手段,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人文素质.

注释:

①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121-123

②刘东英.师德之现实判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参考文献:

[1]吴剑平、李功强、张德.试论大学管理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1-56

[2]郑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江苏高教,2006(2),108-110

[3]祖智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17-120

[4]刘超良.唐东阳.高校教师师德的调查与分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6),123-126.

[5]姜素兰.发挥工会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4(9),24-26

[6]陈莹.高校工会推进师德建设的几点探索.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53-54

[7]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0),42-46

1 2

师德建设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教师评职称论文

教师职称评定网

外语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幼教德育论文

中级职称计算机教材

初中教师论文发表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师德育论文

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