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就业难类论文范文,与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就业难类发表论文,关于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难及研究生及经济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就业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3].李海平认为由于劳动就业法制的不完善,目前研究生就业市场发育并不完善.研究生求职过程中某些潜规则的客观存在,造成了个人与职业有效匹配的下降[16].

3.学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就业指导工作欠缺

孙维克,陈闻,项瑜等认为我国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沿用传统的学术型和理论型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匹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科及专业结构设置多是以学科自身的逻辑发展或者是以学校需要为依据,而不是以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依据[14].很多学者指出学校的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培养过程缺乏专业实践、就业心理教育缺失,客观上导致了研究生就业难问题[17].

4.用人单位观念发生改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发生了变化.一些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稀缺性”正在下降,硕士与学士没有完全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甚至研究生的干劲还没有本科生强[12]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抛弃了“学历至上”“唯学历是用”的观念,而转向“重经验”“重技能”的用人观.他们认为用同样高的工资养一个研究生,倒不如用低工资养几个优秀的本科生[14].

5.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趋向集中化,人才供需失衡也使研究生就业难呈现区域化特征.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对于应届硕士生的需求较大,同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也大量涌入这些地区,使这些地区呈现一定供过于求的就业难状况[15].劳动者宁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长期等待,也不愿意轻易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14].

6.研究生自身存在问题

崔庆五认为一个高素质的毕业研究生仍然可以做“皇帝的女儿”,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5].王丹平指出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与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研究生择业存在误区,期望值普遍偏高,个人理想主义严重,功利倾向明显.研究生对自身认识不足[12].卢烨陶,蔡建华,项瑜等也提出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存在偏差.

(四)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通过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国家通过制度、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应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8].刘娜等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根据经济发展,社会需求适当调整研究生的总体招生规模,适当地补充必要的惩罚制度,预防高校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10].同时,国家要规范教育市场,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的管理[9];改革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为西部、基层、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培养高层次人才,实行国家对毕业研究生的调控,缓解研究生就业区域集中化.

2.学校加强市场意识,优化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方式,强化就业指导教育

有些学者认为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并非能很好的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改革和导师队伍建设上.

学校应该转变思维,改进规则,不断完善教学方式;遵循市场调节,灵活设置研究生的专业;将就业状况作为研究生专业建设的评价内容;按目标分类培养,增加就业适应性[4].孙维克认为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置,重视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的比重,加强硕士研究生所缺乏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4].很多学者认为学校应该将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到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切实地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还有学者认为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导师的作用,完善导师队伍建设,重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3.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真正的知识精英是不会失业的,研究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5],上升到精英层次.还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研究生为了增大就业概率,降低自己的失业风险,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并注重社会的广泛需求,增强各种实用技能的培养,以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从而降低失业的风险[15];研究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意识地积累和利用社会资本顺利就业[18].4.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在《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探析》中提到要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4].有些学者提出那些弱势部门或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的倾斜政策发展自己,吸引研究生就业.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加强研究生就业的理论探讨

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学者们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遵循这一原则,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将这些对策付诸实施来改善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缺乏理论分析.今后的研究应努力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抓住研究生就业存在的本质问题,为解决研究生就业难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撑.

深化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研究
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难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学者对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国家、学校、学生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原因的分析不够透彻.很多研究结果孤立的从某一角度考虑研究生就业产生的原因,因而与其他研究结果产生冲突,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应该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造成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

加强解决问题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学者们针对国家、学校及学生提出了很多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对目前研究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探讨策略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但已有的研究提出的策略比较原则空泛,更多的集中在“应该怎么做”,而对“怎么做”缺乏具体探讨,操作性不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在科学的研究生就业理论指导下,加强研究生就业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真正为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建,王欢.就业形势“寒风”中,研究生更喊冷[N].新华每日电讯,2012-10-20.

[2]王开业,刘光惠.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措施[J].教育探索,2002,(10).

[3]王宁西.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

[4]张国有.研究生专业建设应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5]崔庆五.研究生眼中的就业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6]张忠生.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7]刘敏,金冉,徐俊祥.从研究生就业į

1 2 3

就业难类论文范文,与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八年级音乐教学论文

初中小班化教学论文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自查自纠

小学体育教师师德总结

小学参与式教学论文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

幼教经验论文

大学教改论文

教研论文封面

小学美术教学仪器

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