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美学类论文范本,与音乐美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音乐美学类论文查重软件,关于音乐美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音乐美学及审美教育及音乐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音乐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价的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往往离不开从上述这些领域的成果中吸取营养.
关 键 词:音乐美学独立的学科美审美
音乐作为艺术,和其他一切艺术一样,都是一种人类自我观照的审美活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音乐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目前已经被提升到了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音乐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教育贯穿整个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审美的研究,离不开对美学的研究.
一、认识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AestheticsofMusic)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类别,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音乐美学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38266.html
美学(Aesthe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GottliedBaumgarten,1714―1762)创立的.一般认为,1750年鲍姆嘉通《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出现.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方面,可以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研究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即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研究“情”,即研究感性认识,则应该是“Aesthetics”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Aesthetics”这一概念的直译是“感性学”,最早由日本人江中肇民翻译为“美学”,而后传入中国的).这样,人类就有了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门学科专门研究人类基于“知、意、情”心理活动之上的“真、善、美”三大理想范畴.
我国古代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深渊可以追溯到孔子的《乐记》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著述.至于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研究,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了苏联克列姆辽夫的《音乐美学问题》等著作后才深入展开的(张前,2002),我国的音乐美学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很大发展.
二、音乐美学的学科的内容简介
(一)美
西方“美”这个概念来自希腊语“bellus”,意思是“漂亮”.美是实物的一种特性,它使人的感官和理智感到快乐和愉悦.美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是对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艺术美和现实美是美的主要表现形态.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美”与“真”和“善”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以前西方美学对三者最基本的看法是,把“真”理解为一种本原的存在,这种存在或指神,或指客观法则,或指主观精神;“善”则是一种含目的性,或指神的创世目的,或指人的主观目的或利害感;“美”则是指对象的肯定的外在形式.康德把三者对立起来,认为美是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的,令人愉快的纯形式.中国自孔子论《韶》乐“尽善尽美”以来也有很多关于真、善、美的论述.
(二)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角色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两种含义.个体的人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是指能使欣赏者产生审美愉快į
关于音乐美学类论文范本
(三)审美体验与审美心理
审美体验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活动,这种体验活动是被诱发而非被强迫的,是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审美体验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洽合为一体,产生特定的审美体验状态,而当这种体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还会引发“高峰体验”,即使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审美精神处于最佳状态的体验.这种状态或使人倍感感动,内心出现高度的完美和谐,或心情豁然开朗,达到尽善尽美.而审美心理实际上是指人们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形成的特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包含审美心理机能、审美心理形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多种心理要素组合而构成的一个网状的有机结构.
(四)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使美感教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培养人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第一个将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的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他还说,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课件审美教育在整体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何立,1999)
审美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体验,它的这一特性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极为深刻的启示.如前所述,“审美”过程从根本上说,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主客体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键,对象对主体的意义不在于它(或他)是可以认识是物,而在于对象上面凝聚了主体的客观化了的生活和精神(如在学生身上凝聚了教师的爱,这种爱就是主客体间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意义).对象的重要正在于它(他)对主体有意义.审美教育,正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参与体验的教育.
关于音乐美学类论文范本,与音乐美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