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国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刘师培编撰的国学教科书其文化意蕴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国学方面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刘师培编撰的国学教科书其文化意蕴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学及伦理学及教科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91;18]八岁时掌握《周易》卦变法,十二岁读完四书五经,并学习试帖试等,十三岁开始研究《晏子春秋》,十七岁时应试得中秀才,第二年又高中举人.蔡元培在《刘君申叔事略》中叙说他“博闻强记,出语恒惊其长老”[19].1904年春,刘师培参加开封会试落第,但在上海意外结识了古文经学大师章太炎,两人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受章太炎等鼓吹排满革命的影响,刘师培绝意科场,投身革命,并改名“光汉”.钱玄同回忆说:“刘君之更名‘光汉’,实有重大之意义,在用此名之时期,刘君识见之新颖,与夫思想之超卓,不独为其个人之历史中最宜表彰之一事,即在民国纪元以前二十余年间有新思想之国学诸彦亦有甚高之地位.”[20]刘师培因出版《中国民约精义》等获得“东亚卢梭”[21]的美誉,而他则自称为“激烈派第一人”[22].他还在《苏报》、《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等报刊上撰文,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普通教育(小学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刘师培从1905年担任国学保存会开设的国学讲习会正讲师后,先后讲授过伦理学、经学、文学、历史等四科,后又开设中国地理一科[23].后来他还任教于安徽皖江中学等.在1905~1906年间,刚过20岁的刘师培编撰了《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文学教科书》10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共计5种18册国学教科书,由上海国学保存会首版印行,国粹学报馆发行.这些国学教科书供高等小学、中学教授之用,也在国学讲习会使用.1934年山西省宁武县南桂馨等整理、1936年校印的《刘申叔先生遗书》分册收录了这套国学教科书,但误将《中国历史教科书》分为3册,“右历史教科书第二册繁三十六课,第二十课始为下册,手民排比时误作第三册,故附正于此.甲戌十二月下桂林郑裕孚.”[24]

二、国学教科书的编撰特点

国学保存会在《编辑国学教科书出版广告》中写道:“本会同人,既以保存国学为任,安能任五千余年光明俊伟之学术听其废弃.然祖国典籍浩如烟海,学人苦无门径,每兴望洋之叹.非提要钩玄,重行编辑,不能合学堂教科之用.同人热心发愤,举以自任,将我国五千年之学术其精要重大者,皆融会于五种教科书之中.”1907年1月学部特别下批文勉励这套国学教科书,赞曰:“教科书宗旨纯正,文理明通,诚如该举人所云.该举人学会著书尤宜勉益,加勉此案.”这套国学教科书在编撰上呈现了以下特点.

1.在价值取向方面,国学教科书突出中国学术“流源”与“派别”,不立门户之见,纠正与补充前人论述之不足,并阐释新的意义

刘师培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位泰山北斗式的大师,因其国学造诣深厚,时人曾以之与章太炎并称为“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刘师培认为六经浩瀚博大,其中蕴藏极深的学问,但若“经学源流不明,则不能得治经之途辙.故前册首述源流,后册当诠大义”[25].他按时代顺序、以专经的形式总结了历代经学研究的特点及成果,基本做到举要籍、明源流、辨得失、重考证,呈现了经学史的全貌.他还将经学派别划分四派,“大抵两汉为一派,三国至隋唐为一派,宋元明为一派,近儒为一派”[25],所以教科书“所编各课亦分经学为四期,而每期之中,于经学之派别必分析详明,以备参考”[25].在每期之中“首《易经》,次《书经》,次《诗经》,次《春秋经》、次《礼经》,次《论语》、《孟子》、《学庸》附焉,次《孝经》、《尔雅》附焉”[25].刘师培乃国学翘楚,长时间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在国学教科书中不立门户之见,并注重纠正与补充前人论述之不足,呈现自己的思想观点.他在《伦理教科书》第1册中指出,“中国古代伦理学皆各有所偏,此册所言则矫其偏者而归之于中正,以期人人可以实践.此册所采由六经及周秦诸子,起若两汉宋明及近儒之说,亦旁采兼收咸以合于公理为准,不立门户之见.”[26]第2册更是说明“中国古籍于家族伦理失之于繁,于社会伦理失之于简.今编此书,于家族伦理多矫古说之偏,于社会伦理则增补前人之所略.”[27]在《中国文学教科书》中也是强调要先“辨析文字之源流等能深明字学之作用等此编于古今音读训诂之学,各分条例.有为近儒所已言者,又为近儒所未言者.非惟为国文入手之阶梯,且为读周汉古书者之门径”[28].国学教科书展现了刘师培极高的才气、极广的视域以及极宏的志趣.

2.在内容选择方面,国学教科书为适用教科而详略取舍,因执古御今的“会通”,各课容量较大,整体而言程度偏深偏难

国学教科书的编撰不仅在于保存国学,其主要还在于推动国学的普及、传播、启蒙,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故刘师培为适合教科,对于各科内容的详略有所取舍.如他指出“读中国史书有两难,上古之史多荒谬而记事互相岐,后世之史咸浩繁而记事多相袭.中国二十四史既不合于教科,《通鉴》、《通典》、《通考》亦卷帙繁多.而近日所出各教科书,复简略而不适于用.欲治中国史,非编一繁简适当之中国历史莫由”[29].他针对“中国史书之叙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29]的弊端,“今所编各课,其用意则与旧史稍殊.”[29]在编撰时注重“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29].他在《中国文学教科书》中指出“自周代以六书垂教,而中国文字,悉该于六书.惟六书之例浩瀚,故此编于第五课以下,即诠明六书之例,而出以简约之词.正例变例辨析尤严.剌旧说者十之七,参臆说者十之三”[28].由于“自篆文易为隶书,然后字失其形.故此编于字形之迁变,记载特详.”[28]虽然国学教科书为高等小学及中学生使用,但刘师培在执古御今的“会通”中各课容量与知识点都较多.如《中国文学教科书》第1册第1课为《论解字为作文之基》,课文以“《左传》有言”、“韩愈亦曰”开篇,辅以王安石的观点,说明文字源于情感、出于言语.之后对于刘氏《文心雕龙》、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文字起源观点进行评述,在说明“结绳”之起源时用《尚书》作为注释,在课文论述中提及郑氏《周易》中“结绳记事”之说、《孝经》中“书契”之说.然后引用《荀子》、《吕氏春秋曰》中“仓颉造字”的观点为注释,论述了“非谓仓颉以前无文字也.古代之时,合体之字为文,分体之字为字.或就字音言之,则称曰名,或就字形言之,则称曰书”[28].并阐明《说文解字》及《荀子正名篇》之观点.课文最后依次列举了《说文解字》、《声类》、《广雅》、《玉篇》、《切韵》、《广韵》、《韵海镜原》、《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中的字数.这篇一千多字的课文中涉及的知识点不仅对于学生而言较多,就是一般的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底蕴,否则难以胜任.而国学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如此,故整体而言偏深偏难.3.在形式体例方面,国学教科书封面一致、课数一致,各册无目录、无插图、无习题,注重“注释”与“列表”的教科书认知策略,少数配有辅助书

教科书不是普通的读物,也不是学术著作,而是实现教学过程进而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文本.教科书的认知策略是指对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的组织方法,如章节标题、习题作业、课文提要、前言、附录、图表、复习题、&#

1 2 3 4

国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刘师培编撰的国学教科书其文化意蕴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化学教师晋级论文

生物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案

中班体育教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体育舞蹈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任务

小班化教学数学论文

刘师培编撰的国学教科书其文化意蕴(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