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教育随笔到教育文撰写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教育实践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教育随笔到教育文撰写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实践及随笔及论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实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2299;一课的教学反思,题目叫《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反思了两项内容: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理解“技艺高超”;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野性大发”.我研究了一下文本内容,发现这则反思的主题并不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而且是举了一些“联系”的例子,我帮助她提炼一下,是四种“联系”:一是句中联系(“公牛”与“骑手”);二是文中联系(“好几个”与“只有一个”);三是文外联系(与前一课“高手”一词的联系);四是与生活联系(“野性大发”一词理解).这样,整个的“反思”就有了“观点”:《在联系中学习语文》.“教育随笔”也就走向了教育论文.三、架构结构直面教育实践,这是老师思维的长处;但是,缺少系统思统,习惯于“点式思维”,这是老师易出现的思维弊端.架构结构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思维变化.如果我们把论文比作是一幢房子的话,“观点”好像是其“素材”;如果我们把论文看作是一条项链的话,“观点”好像是“散落的珍珠”.能不能把“观点”具有逻辑性地组织起来,决定了教育随笔最后能否成为教育论文.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与随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结构化程度的不同――随笔当然也有内在的结构,而论文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结构化了的,论文写作是一种结构化思考.
如前述的随笔《关于课堂观察:我的11枚“书签”》,后来,我又将在这11个关 键 词在“结构化思考”下进行修订成12个,并进行了归类,形成了《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的框架结构:全文分四个方面展开:(1)明确目的:质量、改变、自我.具体观点表述为:聚焦质量、促进改变、成长自我.(2)把握特征:主题、情境、反思.具体观点表述为:基于主题、关注情境、精于反思.(3)掌握方法:多样、系统、灵活.具体观点表述为:倡导多样、系统思考、灵活运用.(4)优化文化:合作、日常、自觉.具体观点表述为:走向合作、走向日常、走向自觉.[3]这四个方面是对整篇论文的构架,这个结构是用来说明“文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对论文中每一个观点的阐述进行“结构化”架构,关注“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部分之间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结构.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404310.html
“结构化”是论文最主要的表达特征.如果说“提炼观点”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基础工作、核心准备的话,那么,建立“有逻辑的结构”则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临门一脚,这临门一脚使“教育随笔”走向了“教育论文”.架构结构是一种系统思考,其思维方式的建立,必然会提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思考能力.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思考能力是从教育随笔中开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架构的结构,所建立的系统思考不是“空架子”,不是对日常教育生活的回避与漠视,而是一种超越意义上的理性回归:让我们对日常教育实践、教育生活看得更加明白.
四、锤炼语言
从“聚焦问题”、“提炼观点”、“架构结构”到“锤炼语言”来说明“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从大到小”的一种叙说线路.其实,我们在开始动笔的时候,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问题.“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的语言特征是有些不同的,如果“主题关”、“观点关”、“结构关”都过了,“语言关”过不了,那么,我们仍然不能“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
语言的功夫,是最没有秘诀的,只有靠多练习、多揣摩才能改变,但我们也不必认为论文写作一定要摆出一张“论文面孔”,在我看来,论文语言也可以在规范之外有各自的风格.关于“锤炼语言”要注意三个特性:
结构化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需要语言的结构化.教育论文阐述观点与教育随笔在“结构化程度”是不同的,一个观点怎样展开,一个小节怎样展开,也要考虑到“结构”――是分哪几步展开的,这几步有什么内在的关联?这种“结构”(阐述的顺序),有时候要通过“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再次”等标明,有时候是内隐于其中的,但一定是有明确结构的,必须杜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无主题变奏”.
规范化教育论文的语言要特别强调规范化,除了遵循一般的语言规范之外,还要注意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过于随意化,相关术语、观点的用词、表述方式前后不一致,一会儿一个说法;或者为了“创新”去生造词汇;二是过于“情境化”,缺少读者意识,教育论文要面向大众,要使用规范化的表述以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成为以公共知识传播的论文.
(三)风格化
教育论文的语言也可以是风格化的,老师在写作教育论文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在写作教育随笔时的语言特色丢弃掉,其实,只要我们的语言有规范化、结构性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论文语言风格也是完全可以的,当然,“风格化”是一个高要求,也是一个长远的追求.
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是很多老师的追求,其实这并不难.当你从随笔中“聚焦问题”,就能解决“写作方向”的问题;当你学会“提炼观点”,就能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当你学会“架构结构”,就能解决“文章组织”的问题,当你学会“锤炼语言”,就能解决“表达方式”问题.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是一条在尝试之初需要经历很多痛苦的路,但一旦你经历了,“入了门”,你所得到的就不只是几篇论文,而是一个更精彩的教育世界.
参考文献:
[1]陈世荣.教学目标: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被忽略的话题[J].中小学管理,2011,(4):12-15.
[2]陈世荣.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38-41.
[3]陈世荣.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J].教育管理研究,2012,(5):43-47.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重庆404701)
教育实践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教育随笔到教育文撰写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