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检验“免费午餐”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有关发表论文,关于检验“免费午餐”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及营养及早期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村义务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组织的帮助下,利用国际援助的资金,陆续开展校餐供应.印度较为特殊.包括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在内的一批知名学者联合发起了一项公益诉讼,要求政府对大量营养不良人口负责,最终通过法院指令明确政府向学生提供午餐的责任.到2005年,印度的校园供餐计划覆盖了95万所学校里的1.3亿学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校餐项目.
对于中国,卢迈认为,更为现实的路径乃是通过试点、试验,总结经验后在全国推开.“试点、试验,应该说是中国公共决策的一大特色和法宝.”卢迈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推进农村改革即采取了设立试验区的方式.“中国区域间差异非常大.即便是一个人人认为有必要的项目,也要来通过试点来看到底怎么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决定,通过试验的方式,向政府和社会证明营养干预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
2007年开始,基金会启动了“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在南北各选择一个试验县.参与试验的学校被分为试点组和对照组,控制诸多变量,测算营养补贴投入后的变化值,以量化社会政策带来的投入产
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这一试验在2009年7月结题,证实营养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从体质、体能、学习成绩、心理测试各方面来看,试点组都好于对照组.如在身高一项,营养干预即带来1.4厘米的身高差别,血红蛋白增加了15.1%,肺活量的增长则是对照组的2倍.
早在课题正式结束前,即试验进行一年后的2008年3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便根据第一年的测评结果撰写了第一份报告,通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呈时任总理温家宝.温家宝批示:“要增加政府对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改善学生营养状况.这件事关系国家的未来,也是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411768.html
当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9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2008年起,中国提高了农村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并实现对西部地区的全覆盖.据官方统计,2007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三年累计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补”支出为95.5亿元;201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一补”支出总额已超过100亿元.
卢迈在2009年1月的一份总结中乐观地写道:“学龄儿童营养问题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持续发力
在政府资金大规模注入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项目亦到期,准备撤出试点地区.
然而,2009年10月,在基金会召集的第一届“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却传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
“在广西都安,国家的补贴发下来后,政府直接补给了家长.连我们赞助的食堂也停办,又退回到了2007年以前.”卢迈意识到,对于政府下发的数十亿元资金,需要有一个评估和监督.
2010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又选择了青海、云南、广西和宁夏的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学校供餐情况、“一补”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令人难堪.
受调查的学生中,72%的人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其中每天都会有饥饿感的高达三分之一.吃不饱,遑论营养.在宁夏西吉、广西都安、云南寻甸,寄宿学生每日摄入热量仅为专家推荐量的62%、66%和68%,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低于20%;广西都安县寄宿生的维生素C的摄入量几乎为零.由此导致的结果是,12%的孩子发育迟缓,学校男女寄宿生体重分别比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身高分别低11厘米和9厘米.
在“一补”的落实上,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未落实,尤其是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地区,地方政府负担重,食堂运营、管理经费无从解决,食堂要么停办,要么外包,由学生交费支持;二是补贴覆盖面窄且瞄准机制不足,仅有寄宿生有补贴,走读生仍然只能白带干粮.基金会认为,“仅有‘一补’政策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这份调研报告,首先由财新《新世纪》报道(详见本刊2011年第8期封面报道“营养的贫困”),大量传统媒体、新媒体跟进,反响强烈.诸多公益团队纷纷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集午餐、修建厨房.
社会公众对政策调整的吁求声高,相关的研讨会、调研报告也轮番召开发布.2011年5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西部农村学校供餐机制国际研讨会”,会后基金会再次向决策层递送建议书.这份凝聚多个公益组织、国内外学者共识的建议提出,保障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乃是政府的责任,且应当形成普惠制的政策.与此同时,REAP团队也通过中科院的渠道,递交了一系列政策简报.不同团队的意见,都得到了上层的批示.
2011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正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投入160亿元,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680个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人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
此外,中央财政还在2011年到2013年,安排300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
第三方评估
中央政策的最终出台,被看做官民互动的典范.公众的注意力,也随即转移到对这160亿元的监督上.
这笔钱究竟能否落到实处,让孩子们吃进嘴里?
2011年下半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继续对四省贫困县的学校供餐和学生营养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寄宿小学生身体状况仍然不良,但有所改善,学校的供餐机制则改观明显.广西取消了直补家长的做法,资金大多补贴食堂,而食堂建设也明显提速,地方政府陆续加大投入,为学校配备专职食堂工作人员、制订菜谱、建立资金监督机制.
此外,在安利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也对中西部五省市的供餐情况进行调研,认为政府和民间等多渠道资源缺乏整合,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到2012年,中国政府的营养改善计划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参考英国的“校餐信任”项目,认为有必要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
对于政策评估,中国政府实际上并不陌生.卢迈介绍,一些财政投资项目,尤其是早期世界银行的很多项目,都对执行方有一定的考评.不过,很多时候的评估,多是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项目的具体效果,少有量化的产出.据了解,中国的预算绩效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财政,预算绩效试点对全部公共财政支出的覆盖率并不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始与全国学生营养办商议评估一事.卢迈介绍,从政府角度来说,很希望能就160亿元的投入产出、2300万学生的受益情况拿出具体的数据,向公众展示说明,得到理解和认可.
卢迈也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面谈此事.袁贵仁认为,教育部并不适合出面来进行评估和评优,由第三方进行测评,确实是最为恰当的方式.
基金会因此正式接受了政府委托,前后进行了两轮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最终对20个试点省的478个试点县进行测评.
经过一年半的运转,“营养改善计划”显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评估报告显示,食堂供餐已成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供餐形式,六成地区开始新建食堂,未建食堂的学校里,也有近77%的试点县提交了规划资料;监管方面,有97.70%的县完成了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并投入运行;食材的供应更是刺激了当地消费,提高了农民收入.
不过,供餐形式不科学、出资责任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餐饮搭配与“营养膳食”仍有差距,“营养改善计划”还算不上运转成熟.
这一系列工作,从理论上来说本应由政府购买服务,但资金均由基金会自行负担.卢迈解释,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保证了民间评估的独立性.民间为政府打分、评优,本身“也体现出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
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检验“免费午餐”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