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杨兆龙法学与法学教育思想对当代的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比较法学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杨兆龙法学与法学教育思想对当代的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法学及法学教育及法律制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法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日加紧密,经济政治往来中互有你我,各国对共通性问题的研究解决,离不开相互学习与借鉴.具备从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以世界眼光解决中国问题,知己知彼,才能少走弯路.中国法学落后于西方已是不争之事实,现今中国强调建设法治社会,这一方面需要立足并深切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另一方面需要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学思想进行详尽的了解,深入的分析,通过比较借鉴吸收长处和经验,避免失误和教训.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应在大学法学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三、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杨先生的个人成就,固然令人佩服.而其为人治学,对中国法制建设倾其一生,披肝沥胆的爱国之心和秉直而言的品性更是令人敬重所在.《杨兆龙法学文选》编者郝铁州在书中序言里写道:为学不作媚时语,观其为人,从不谄媚权贵,观其为学,从不奉迎时俗等他一褒一贬,一扬一抑,皆有法度,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学术品格.
长期以来,一直有种颇为流行的观点:中国一直以来是个人治而非法治的国家,人治是落后的、专制的,要建立法治国家,就要改变人治,建立法律的秩序,依法办事.这种观点被普遍采用,甚至教科书也不例外.人治代表反动,法治代表进步,这种观点已经被大家所习惯.而这习以为常的观念,一旦稍加分析,却并非有言之凿凿的道理.杨先生在《法治的评价》(1937年2月发表)中,指出法治与人治是相辅而行,缺一不可.法和人都是国家所必需,法若没有适当的人去运用,就会变成死的甚至于坏的东西.人若没有一定规范作为人行为的标准,就会难免行为失当,失于混乱.儒家与法家的人治与法治之争,从现代的眼光看,实为观念之争,即“刑法之治”与“非刑法之治”之争.古人所指的“法”,实际只是法的一部分,即刑法,古人所说的“礼”,实在是含有宪法、行政法及私法的意味.
在《宪政之道》(1944年5月发表)中,杨先生进一步阐述到,我国一向所讲的“礼”,在古代虽不称为“法”,但具有现代法的性质,并且流行甚广,深入人心.明朝的方孝孺,因燕王称帝,不肯草即位诏,身受极刑,祸及十族而不屈,清朝吴可让尸谏,以现在法学家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牺牲是拥护和维护宪法的威信而遭受的,是守法精神的体现.这样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原来只要视野宽阔,学养深厚,思想自由,所谓的“不刊之论”也绝非铁板一块.
杨先生认为人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从人治中萌芽和养成、人治靠法治来规范和约束的观点,本是一说即明的道理,但如今通说仍旧把人治和法治绝对对立起来,非此即彼,这种观念倒可能并不是源于价值立场上的固执或者知识结构的陈旧,而更可能源于惯性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的成分居多.中国法学的止步和徘徊,几十年的光阴蹉跎,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由此可见一斑.
在杨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发表于1956年12月)的发表时期,整个社会有种压倒一切的倾向,即认为旧中国的所有制度都是不好,全部应当否定.旧中国的法律具有反动属性,体现了反动阶级的利益,不能由新社会继承,应该统统抛弃.正是在这种思潮下,国民党时期的六法全书被全面禁止.杨先生在本文中逆势而言,直言这种说法的错误性,可说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他指出法律不能完全从“无”中创造出来,对于法律的继承,是选择适用的,抛弃落后的、反动的法律,保留那些带有普遍适用性质的法律规范,为国家和人民所用.尤其带有普遍规范性的法律,大都是长期经验和智慧累积的结果,因为是前人或别的国家有过就一概摒弃,理论上并不可靠,实践上也不可行,否则将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
尽管杨先生的观点是批判性的,但文章通篇是和风细雨般同志式的谈心和恳切,从学术角度讲,并无半分不妥,但在政治压倒一切的特别年代里,这种作法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危险.他不唯权、利,不唯形势的秉直个性,显现出知识分子的正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赖于先生极具批判精神的素养.
在作者看来,反右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持续时间之长,破坏性之大,如何不是因为对批判精神的压制,和批判精神的缺失造成的?社会少了自我纠错的机制,没有批判,只有批斗,政治和权力压倒一切,是非不通过论辩求证,而通过强权定性,杨先生所言“不堪设想的后果”,不幸一语成.批判精神的培养,首要在于教育.批判精神是勇于探寻事物本质,不受传统约束,不向权威臣服的独立人格体现.教师和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养成创造和应变的精神,而非单纯设定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记忆并作答.习惯于接受现成结论的学生,很难产生批判的精神,答案一旦成为“标准”,思考就变得多余,“答案”不接受思考,只要求符合,否则就会有“挂科”的后果.
法学需要记忆,更需要理解.它不单纯是概念与特征,也不仅需要了解并熟悉法律制度,“法的思考方法最重要的特色,是将相互对立的利益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因此,法学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权衡与妥协的态度,从不同视角观察,感受不同的体验.标准答案在法学中并不总是如此“标准”,它很可能只是某种立场的“标准”或者某种利益团体所主张的“标准”.允许独立思考,允许提出质疑,学术精神的培养,正是在一次次思想的沟通和辩驳中得以前进,这对于法学教育尤其重要.
批判精神的培养,更需要包容的环境.批判,不是大字报类型的指责,不是色厉内荏的文斗批语,不盲从,却非拒绝沟通,更非你死我活的敌对.自由言论,阐述不同思想,在批判中吸收他人的观念,修正自我的观点,当批判的习惯内化形成为一种自觉,才能真实获得辩证看待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法学人才的培养
法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有操守有作为的法律人.诚如原东吴大学的院长盛振为所言:“良以法律教育为目的,不在培植专为个人求功利之普通人才,当为国家社会培植知行合一、品学兼优之法律人才.”
中国现今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始终兜兜转转,一方面是培养的人才质量普遍不高,高水平的人才流失严重,另外,研究精神缺乏,抄袭和安乐主义蔚然成风,缺乏独立观点,人云亦云,自我吹捧,华而不实的学风和文风相当普遍.即使改革开放后几十年间,法律学生的培养数量和法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才质量匮乏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观.我国的法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博士后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从外国回来的高学历法学者也不在少数,但国际性法学人才仍旧缺少或者说极其匮乏.如果试图以经济水平和法制环境不健全来说明此原因,是不具有说服力的.东吴法学自1915年成立到1952年中断,其间成立仅有短短三十多年,又多经战乱,数易校址,发展道路不可谓不坎坷曲折,却培养出了杨兆龙、吴经熊、孙晓楼、丘汉平等一大批杰出的法律人才,东吴法学人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立法、司法、外交和法学教育研究中做出举世公认的努力和贡献,难道我们现今的物质条件和法制环境,还比不过东吴大学办学时的艰难么?
杨兆龙先生的《中国法律教育之弱点及其补救之方略》中将中国法律教育的弱点分为两类,一是办学者,二是学生.就办学者而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知不知道现在时代的需要是些什么;能否说一个实施法律教育的具体计划,学校的课程是否合乎现代社会的需要,与十年或者二
比较法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杨兆龙法学与法学教育思想对当代的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