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中小学教师类有关论文网,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小学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及课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地,以教师和学校为参与主体,有课程专家、校外团体或个人共同参与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例如,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等).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教师个性和学生的个性,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五、本课题实验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31日.
六、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结合各科国家课程内容、学校资源、学生个性特长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设计组、实施指导组、资料收集整理组、教材审定委员会等研究机构来完成研究工作,同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总结开发过程的经验,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做法,指导后面的研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研究的思路进行及时调整,使研究按计划顺利实施)等方法.
七、主要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办法;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
2、教师层面目标: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出一支“一专多能”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3、学生层面目标: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4、成果:分科完成优秀教学设计、课件、实录、案例,学案,论文,开发出系列化的特色校本课程(含科技、人文、心理、社团、社区活动、探究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结题报告,实验报告,培养出一批名师和拔尖类创新型学生,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快较大的提高.
具体阶段安排和研究成果如下表:
八、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一些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强化紧迫感
课题组充分利用主要实验成员都是学校精干力量(他们都是处室主任、副主任或各科组长、年级主任),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理论,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领会课题方案的要求,提高认识,强化紧迫感.
学习和讨论中,领导和教师们对学校的实际更明确.如近年来,为响应省市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现有1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18人,学校择扩生的比例超过50,学生的来源比以前更广,素质参差不齐,独生子女、离异家庭产生的单亲子女学生增多.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学校招聘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加上我校撤并了初中部,一批长期在初中部任教的教师到高中部任教,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必须不断落实我校“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造就一批省市教育名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认识到: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方面虽然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构建多元化、特色化校本课程”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还需努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
(二)、成立机构,明确分工,分线、分层、分阶段落实,规范课题的实施工作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时间2010年10月到2011年5月.
课题主持人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确定课题方向和名称,填写申报材料,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评审委员会审批.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研讨有关课题开展事项.
为了课题的研究实施,课题组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审定、实施工作;成立由教研处、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各年级成立以年级主任和科组长负责的校本课程开发操作小组;成立综合实践处,负责管理学生的所有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在校内形成了三级管理网络,分线、分层、分阶段落实,规范课题的实施工作.各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组长)、分管教学教研副校长(副组长)、教导处教研处正副主任(成员)
校本课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教导处、教研处、体卫艺处、德育处、学生综合处正副主任、团委书记(组长:教导处主任副组长:教研处主任)校本课程开发操作小组:年级正副主任、科组长、教学组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组长:科组长副组长:年级正副主任)
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具体分工(本文略).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操作方案.让每个参与者领会课题方案的要求,提高认识,强化紧迫感.
3、组织课题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学习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课题组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独立学习,参加研讨会和自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时间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
1、打造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课程学法指导等,开发的课程、教材初步达到了系列化、多样性、多层次的要求,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已开发的教材有十多种(详见本报告第九----成效部分).
2、制定激励方案,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的成败,与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尤其是科组长、年级主任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抓好开头,万事起步难.因此,课题组充分利用各类激励机制或方案,如《湛江一中教学教研奖励方案》、《湛江一中教学教研奖励条例》、《湛江一中骨干教师评选方案》、《湛江一中教学新秀评选方案》、《学科组教研评价方案》、《教师教研评价方案》、《湛江一中教师循环教学条件》(2011年11月)、《湛江一中教师教学进步奖励方案》(2011年11月)、《湛江一中示范教学组评审奖励方案》、《湛江市示范教研组评审奖励方案》等等来调动主试人员的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开设具有多样性.
校本课程的开设分类设置,体现了学科特点,门类多样、广泛、实用,初步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已经开设的有①身心健康类,②艺术体育类,③信息技术类.④人文素养类,⑤科学与竞赛类,⑥生活技能类,⑦学科拓展类等,每学年有包括社团(2012-2013学年有24个社团)、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在内的校本课程组50个左右(其中课程组近30个).还把社团活动、红五月科技艺术节(5月份)、校运会(11月份)、社会实践活动(4月份)、元旦文艺晚会(12月份)、社团活动成果展示(12月份)、夏令营等校本活动与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大大丰富了校本课程内涵.历史科组的乡土文化课;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竞赛校本课程,心理、科技、艺术、体育竞技等已成为校本特色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校本课程开设实行四个一,即“一课”、“一活动”、“一咨询”、“一培训”,有显著效果.“一课”是指每届高一年级每班每周开一节心理课,由四位专任心理教师上课
中小学教师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