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爵士乐方面论文范文,与如歌的书写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爵士乐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如歌的书写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爵士乐及黑人及小说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爵士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叙述既自成一体又互为一体.故事的叙述犹如爵士即兴演奏,缓慢推进,娓娓道来,水到渠成时故事的全貌自然浮出水面.故事没有涉及正面冲突,却让人体会到奴隶主对黑人奴隶身心压迫所造成的撕心裂肺的创伤.恰如爵士乐曲中基本结构的反复演奏,《宠儿》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现象.很多字、词、句以及意象都有重复.最典型的部分应属小说第二部分第五章节,宠儿、丹芙和塞斯三人的叙述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出现了大量的重复.例如:宠儿
你是我的姐姐
你是我的女儿
你是我的脸;你是我的
我又找到了你;你又回到我的身边
你是我的宠儿
你是我的
你是我的
这种叙事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叠,不仅前后照应,增强了节奏感,还从潜意识里表露了小说人物的情感活动,描绘了她们铭心刻骨的心理积淀,朴实贴切,印象深刻.
关于爵士乐方面论文范文
说起爵士乐的精神,最重要的应属爵士乐的开放性和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爵士乐中的布鲁斯调起源于黑人奴隶劳动时的田间号子,奴隶们用这种白人听不懂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哀怨与悲愤,彼此之间进行联络,反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这种音乐后来融合了欧洲传统音乐元素发展成爵士乐,成为黑人文化的代表,并以其动感的切分节奏和即兴演奏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喜爱.如今的爵士乐更是风格多样,开放包容的特性使爵士可以和其他音乐广泛地交流与结合,形成了摇滚爵士、蓝调爵士等等.爵士乐的反抗性不仅仅在于爵士形成之初就是反映社会底层受压迫者呼声、追求自由和解放的音乐,更体现在聆听爵士乐时那种自由、彻底和惬意的感觉,触及心灵,激发我们摆脱世俗、挣破藩篱、追求身心的自由与解放.
《宠儿》魔幻与现实主义混杂的文本风格一如爵士乐,是开放包容心态下的一种融合.小说定位于19世纪奴隶制刚刚废除的时期,所讲述的塞斯为反抗奴隶主猎奴而杀婴的故事是莫里森根据一个女黑奴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但是小说中宠儿的借尸还魂及神秘消失等超自然的成分又使小说带有魔幻色彩,小说中人鬼共生,超越了生死界限.这种写作手法与莫里森的民族传统信仰不无关系,在非洲宗教中,人们相信生死之间没有界限,死者不仅可以和生者沟通,还可以被召回阳间.⑩莫里森从小就听父母讲鬼怪的故事,因此她本人是相信世界上有鬼魂的:“活人与死者之间的鸿沟并不存在,现在与过去的鸿沟也不存在.”11所以莫里森把宠儿刻画成亦人亦鬼、非人非鬼的形象并不奇怪.这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美感,而且有力地控诉了奴隶制对黑人奴隶们身心造成的摧残,与黑人借助爵士乐来倾诉苦难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爵士乐重视心灵体验、追求自我解放的精神相同,《宠儿》侧重反映的也是黑人奴隶精神层面的问题:奴隶解放不仅在于奴隶制度的废除,黑奴不再是隶属于奴隶主的财产而是成为自由人这一简单问题,更重要的是奴隶们从心理上获得解放,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奴隶制度下,黑人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动物,不仅被奴隶主用来劳动和发泄私欲,还可以用来“出租,买卖,配种等”,小说中的黑人奴隶无一不受到摧残:西科斯被烧死、保罗迪被带上马嚼子、塞斯被当作产奶动物、老黑人斯坦普佩得的妻子被小主人长期霸占、艾拉长时期遭受一对白人父子的蹂躏、塞斯的婆婆贝比撒格斯被当作生产工具,8个孩子除小儿子之外,皆被奴隶主处置,一概不知所向,这一切都对黑人奴隶身心造成巨大创伤,使他们无法正常面对生活.主人公塞斯获得了身体自由后始终无法摆脱奴隶制留下的阴影,生活对她来说每天都是“击退过去的严肃工作”.12虽然她极力把往事留在过去,不敢去回忆,但是她内心始终无法摆脱心灵的重负,杀婴的悲痛和自责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对孩子的爱与愧疚无时不在腐蚀着她的灵魂,她无时无刻不在反省以弥补自己当年的罪过.这种状态下的塞斯封闭自己,表情淡漠,不与黑人社区来往,试图以忙忙碌碌来忘掉过去.然而内心深处的悲伤、内疚、母爱交织在一起日夜煎熬着她,根本无法正常生活.13身体上的枷锁解除了,心灵上的枷锁却依然沉重,恰如塞斯身上的苦樱树,这个奴隶制时期留下的创伤,虽然不再疼痛,却再也无法抹去.其实奴隶主的鞭子鞭笞的又何止是塞斯的后背,奴隶制度下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在她心灵上不知道刻下了多少伤疤!塞斯背上的苦樱树“没有一点感觉,因为皮肤早已死去”,14实际上死去的又何止一层皮肤呢?塞斯的心早就死了,剩下的只是一具躯壳,既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当下,而是精神恍惚,虽生犹死.
不同于其他只是把故事“讲给白人听,讲给男人听”的黑人作品,《宠儿》这部小说注重从精神层面关注奴隶制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妇女的身心所造成的伤害,从精神层面来反映奴隶制度对黑人奴隶的戕害,呼唤黑人解脱心灵枷锁,追求灵魂的自由与解放.小说的这一主题与爵士乐触及心灵的演奏方式和其反抗传统、昂扬不羁地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不谋而合.
对于美国黑人来说,奴隶制以及其所带来的伤害是很多人所不愿提及的痛.而莫里森的讲述方式,恰似给故事配上了背景音乐,一方面陪同黑人同胞控诉奴隶制的残忍,哀悼黑人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赋予黑人同胞勇气以直面民族历史,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沉湎于过去,固步自封,而是要直面未来,积极发挥黑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要像他们的优秀文化爵士乐一样,既能直面历史,又能敞开胸怀,兼容并蓄,摒弃自身的不足,积极地吸收与融入.通过小说与音乐元素的巧妙融合,莫里森不仅讲述了黑人民族的苦难史,宣扬了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为民族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注释:
①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嬗变.山东外语教学,2001(2):1~4.
②11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1.
③④ToniMorrisonBeloved,ForeignLanguageandResearchPress,2005,pⅧ.
⑤瓦里美.爵士乐.三联书店,1987.
⑥⑦朱振武.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63.
⑧⑨13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3.
⑩杨仁敬等.美国后现代小说论.青岛出版社,2003.286.
1214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国文学出版社,1987.86,73.(责任编辑张海鹏)
关于爵士乐方面论文范文,与如歌的书写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