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类有关论文例文,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电子技术基础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及课堂教学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同时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实际操作技能.电子专业学生作为社会技术人才的后备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的硕士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img.foxdoc.com/litpics/20140325/ea0ebafc99ab4ef1635fcb569462b5f1.jpg
)
电子技术基础类有关论文例文
【关 键 词】电子;技术基础;技能实训;教学
一、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1.课程特点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理论与实训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实训及工作中,离不开对电子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及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很能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例如测试插排的电压,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测量仪表的选用和档位的选择,都需要电子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不但测不出电压,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又如,我们在设计电路时,对于选择何种元器件,元器件的参数是多少,能否符合达到电路的设计要求等问题,都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教学现状
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较为繁杂,元器件众多.如电阻、电容等都有不同的参数、极性及测量方法.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困难,面对枯燥抽象的专业理论听不懂者居多.很多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乃至产生畏难和抵触的情绪,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很不乐观.学生在学习中品尝不到成功的快乐,就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则常因自己的辛劳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感到失望和沮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面对繁杂基础知识兴趣不高,而实训时又因理论掌握不好而无从下手,提不起兴趣.因而现在中等职业学校里的学生普片存在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目标主要是: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电子线路安装、设计与调试、对不正常电路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故障等.因此很多教师老式的教学方式是,首先进行第一阶段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识别,讲解电路工作原理,第二阶段才让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这就使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抽象难懂.等到学生参加实训时,早已经把原本就没能理解的理论知识忘光了,在实际操作中只能机械的模仿老师的教学,对电路的功用及出现故障后如何解决都一窍不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二、教学的改进
传统教学中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着.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突出教学中能力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习车间、实验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课教师需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和信心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方式、手段将知识趣味化,不管是技能训练还是理论学习都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从而将趣味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例如在制作声控彩灯时,一开始学生兴趣不高,因电路要采用220V的交流电,部分学生还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愿动手.可当其中一名同学制作成功,在实训室里一边放歌测试电路,一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其他同学也纷纷提起了兴趣,动手制作,有的同学甚至到了下课时间,也不愿意走,电路遇到故障,也积极主动的向老师请教.元旦晚会上,他们把作品挂在舞台上,为晚会增添色彩,还得到领导的表扬,学生们高兴极了,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还主动要求参加电子兴趣小组.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有的老师习惯先把电子元器件一股脑的全教给学生,再进入到电路的实训练习,尽管电阻、电容等都是最普通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元器件到底学了能干什么!而且由于元器件的知识较琐碎,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实训-理论-再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先让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兴趣电路,当然这些电路要根据我们接下来要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实训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电路及提出实训时遇到的问题.
第二阶段,根据实训的内容,讲解电路有关的理论知识及电路测试所需的测量仪表,并讨论分析同学们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阶段,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检测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将现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为辅助作用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能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基础知识.
该文url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480126.html
3.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应在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教师带队到校外义务维修或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声控彩灯、循环彩灯、声控开关、防盗报警器等.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电路的选择要注意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上是笔者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电子专业知识内容较深、较广,学习难度较大,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还需要电子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少光,刘继红.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6
[2]朱国兴.电子技能与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3]侯寅珊.电子技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
电子技术基础类有关论文例文,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