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与小学基础教育中德育工作者的困境成因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德育教育类论文下载,关于小学基础教育中德育工作者的困境成因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德育教育及德育工作及学校德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德育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40;呼吁声中,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已被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在以往过分强调灌输的德育模式里我们只能看到“教师”的说教,却看不到“学生”的感受和师生的互动.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也含有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它的存在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德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德育师生观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这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当然,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角色转换的重要,而从角色转换需要达到角色转换的实现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需要广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在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下进行不断的创造和实践,探索各种更新更好的转换目标形式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
3.3以育人为本,走大德育之路.
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应以育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人,学校是社会的学校,教育是综合的教育.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逐步形成大德育观的理念,构筑大德育平台.学校德育必须走大德育之路,置学校德育于五彩缤纷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大德育环境”.要努力做好四个“全”:就是德育教育覆盖的全面性,全员参加的德育,全过程的德育以及德育方法的综合全面性.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例如我校将全员参与学生德育全过程与绩效工资相挂钩,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德育教育对象与职责.此外,我校还利用学科合作小组学习的优势,将学生按同质、异质或自愿方式编组,加强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指导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
德育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
3.4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课程,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内化德育教育.
过去,学校十分重视充分利用各学科德育的新渠道,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以促成学生主体观念的生成.学科德育以各学科教学为渠道,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渗透着思想品德、心理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各学科所要表达的哲理,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融汇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如通过体育,要增强对学生性格、意志、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通过美育,学会体验美的情怀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还可以创办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
笔者认为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打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带来了希望.
德育活动课程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为目标,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
通过德育活动课程的开设,可以活化各科教材,弥补教材与实际生活脱离的空隙,找准德育的新切人点,这对增强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养成学生的道德主体观念意义重大.
3.5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校本德育品牌.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质、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绵延数千年不衰,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在我们学生眼界开阔、信息量巨增的同时,一些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漠视在加强.面对新问题、新形势,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努力继承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办学传统,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不断加以发展与创新.例如德育与本地民俗的有机结合,开拓各具特色的校本德育载体.有些专家提出,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妨借助“民俗”这一载体,使德育变得自然、亲切.民俗专家认为,民俗教育进学校,将是一种融合私德和公德、兼顾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益尝试.因为民族精神、法制观念、荣辱观以及心理健康等现代德育内容无不与民俗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民俗世象入手,以民俗知识、民间节日、民间技艺、民俗游戏等活动为载体,德育内容的贯彻与落实会变得更加自然、真切,也会收到更好的高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是造就人的科学,“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塑好新世纪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实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其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自觉行为习惯.
收稿日期:2013-09-18
德育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与小学基础教育中德育工作者的困境成因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