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检索,与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实证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网,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实证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生源及正高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别越高.图4中学地域来源与学术职称关系图
如表8和图5所示,从人数总计来看,来自大城市的有233人从政,来自中等城市的有151人从政,来自县级、乡镇、农村的共计有122人从政.从总人数占比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其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3.6%;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6.5%;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3.4%;来自乡镇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8.7%;来自农村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4.8%.获得副部长级以上级别的来自农村的占4.2%,来自县级城市的占3%.可见,并非地域来源越发达的生源,其日后的行政级别越高.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5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图5中学地域来源与行政级别关系图
如表9所示,从不同地域来源的企业职级来看,来自于农村的生源日后在企业做到最高层正职的占比最高为14.9%,人数为21人.其次为来自县级城市,占比为11.7%,人数为25人.这说明并非地域来源越发达的生源,其日后的企业职级越高.从总人数占比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38.4%;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3.2%;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6.2%;来自乡镇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5.6%;来自农村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4.3%.
图6不同地域来源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分布图
研究证明,假设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高,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不高不成立.从学术职称来看,越是来自发达地域的生源,其成就越高.但是从行政级别和公司职级两个角度来分析,并非越是自发达地域的生源,其成就越高.如图7所示,不同颜色立方体的体积代表各类领域的机会,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其日后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基本趋同.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3548人进行大规模的调研,获得统计学的意义.研究的结果充分证明了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这是一个小小的突破.研究表明,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地域流向趋同;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研究所、高校、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的机会趋同;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趋同,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趋同.来自大城市的生源日后在学术领域比其他地域生源更有发展优势.来自于农村的生源,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行政领域、企业界比其他地域的生源发展优势明显.
2.讨论
(1)改变城乡身份:接受高等教育使地域流向无差异化
我国城乡差距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城乡身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研究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使大学生毕业后地域流向趋同.流向西部、中部、东北、中国东部、中国其他地区、海外的生源比例趋同,但是各类生源定居北京的比例最高.来自农村的生源,通过大学教育和自身努力,顺利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
(2)进入业界:接受高等教育为迈向行业体制创造条件
接受高等教育是进入到专业领域就业,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入门条件.高等教育文凭是迈向行业体制、进入业界的敲门砖.本研究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为迈向行业体制创造条件,通过在高校接受专业知识、获得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使无论来自农村、县城还是大中城市的生源,都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到政府部门、国企、研究所、高校、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就业.
(3)制造精英: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地位提高奠定基础
本研究表明,越是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其学术成就越高.这说明大城市生源具有获取学术资源的先天优势.从获得行政级别的角度来看,地域来源的影响并不明显,无论是来自农村、乡镇、县城还是大中城市,其获得行政级别的机会趋同,农村生源获得副部级以上的优势更大.这说明成为治国栋梁的途径,并没有对来自农村的生源封堵,不管如何,这都要归功于高等教育带来的机会.进入到企业界成为兴业之才,地域来源的
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检索
五、建议
本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议是:第一,要加强在地域招生方面的平等性关注,不能在招生的环节给予城乡地域歧视.来自农村的生源接受高等教育后,将会拥有同等的社会流动机会.第二,本研究证明,来自农村的生源接受高等教育以后无论是在学术、行政或是企业的表现都不逊色于大城市的生源.所以,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应给予不同地域来源的毕业生同等的机会.大学要在培养的环节加深专业背景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专业背景好、学科基础扎实,其日后进入到该领域就业、发展都会具有先决优势.第三,强调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拥有高等教育这张文凭,对其日后发展起关键和决定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要使其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发挥高等教育文凭的信用凭证、知识名片、专业背景证明的功能.发挥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可以促使社会的正常、健康、向上流动.
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0-210.
[2]陈新忠.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59~67.
[3]王伟宜.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关系的变迁研究(1982—2010年)[J].中国高教研究,2013(4):26~32.
(责任编辑陈志萍)
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检索,与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实证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