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科研论文范文,与也中学青年化学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通道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科研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也中学青年化学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通道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科研及青年教师及化学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磨课、参加区域教研活动、阅读化学专业期刊是一名青年化学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三驾马车.同时,熟练的文字处理能力、深厚的文字功底也是使科研型文章好看耐看的基本功.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文章的发表是科研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
关 键 词:青年教师;教科研;成长途径;化学期刊;论文写作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49-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化学教学》2010年第8期刊载了吴孙富老师《谈谈中学化学教师必备的科研素质》一文,吴老师用其亲身经历的论文发表过程和数量来论证了论文的发表是中学化学教师所必需的科研素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对我很有启发,受益匪浅.三年过去了,随着2011版新课标正式实施,以及新教材陆续使用,需要化学教师所具备的教科研素质也不仅仅是发表一篇论文,更重要是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若平时就做个有心人,通过下面几个途径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发表论文则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磨课,夯实教科研基础
磨课是年轻教师必须要练习的基本功.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分析学生,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借堂试上,再次研磨修改,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磨课分为磨自己的课、磨同教研组同备课组老师的课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调动整个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智慧来完成,这种耗时耗力的教研活动不可能做到每一节常规课都这样打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上公开课、展示课、赛课等课型时候才进行.可以说,近年来热起来的磨课这种教研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教研组的整体教学研究水平,也快速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磨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程序:选定课题——教研组开展备课分析——执教老师编制教学方案——执教老师备课组说课——教研组集体讨论修改——执教老师教学方案成型——组织同组老师听评课——三改教学方案——二次课堂试上——四改教学方案.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最终形成教案终稿——进行展示——撰写课后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通过磨课的锤炼与参与,收获良多.首先,磨课的起始阶段,引导了青年教师理解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及时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其次,通过老教师、教学骨干的指导,青年教师学会了精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快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三,磨课的过程,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的创新能力,通过多次的修改与磨合,汲取其他化学老师的智慧,在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教学设计以及教法上都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第四,磨课的最大的收获便是在课后形成了一节完整的教学设计和一篇有深度有创新的教学反思,稍加整理即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论文,使青年教师初步了解教学研究的流程,夯实科研基础.《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7期刊载了马燕娟老师的一篇文章《“洁厕灵主要成分探究”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就是她的一次区级公开课的磨课成果.通过磨课,既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得了同行们的赞誉,还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这种一举多得的活动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最佳捷径.
二、参加区域教研,提升教科研理论水平
校本教研只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基础,要想真正在教科研上出成绩,必须走出去,通过参与区域教研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区域教研一般都是通过这样几种活动方式进行:①主题讲座.由教育专家或学科专家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个主题,讲授有关的思想、理论或新观点、新视野.其意图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帮助参训教师站在一个思想的制高点,分析、发现、批判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实践发展.这是青年化学教师最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②课例展示.每年三月份我们扬州市都要举办一届“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密集安排了多位一线化学教师进行优秀课例展示,同时课后还有学科专家点评提升,对展示课的得与失进行点评,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青年教师通过听课,听专家评课.归纳自己在理论上的收获、观课后可以借鉴的方法以及专家点评中所受到的启发,并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将在区域教研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教科研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7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在区域教研中,青年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听课过程中应多角度进行课堂观察,注意数据的收集,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反思.努力寻找课后评课发言的机会,及时整理出个人听课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甚至困惑,都可以通过课后评课的方式表达出来.薛景云老师在《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7期上发表的《对两节<酸的性质>复习观摩课的反思》,就是她在我区化学复习观摩课上的评课发言稿.
三、阅读专业期刊,揣摩化学教科研学科特点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目前化学教育类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另外还有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以及南京师大的《化学教与学》、哈师大的《中学化学》等化学专业期刊.作为青年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利用好这些期刊.
1.学习理论性文章,获取最前沿的化学教育理论知识
如《化学教育》中“专论”、“国内外信息”,《化学教学》中“专论”、“国外速递”等栏目:“介绍国内外化学教育和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动态和重要的科研成果”.对这类文章,在阅读时应做好读书笔记,摘抄有用的内容,为自己在做科研时以备不时之需.如《化学教育》2013年第1期上发表的几篇文章,《有效碰撞理论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价值分析及其教学策略》(徐敏,王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发展中的问题审视》(刘一兵)、《知识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的方法研究——知识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朱志江)等,理论性强,可读性、实用性高,适合青年化学教师的学习.
2.关注课程教材类文章,提升自己教学素养
教材常用常新,每一年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新的教学心得,新的教学收获,有心的教师会经过思考整理,形成文字在这些专业刊物上发表,这是对青年化学教师最有用的教研食粮.如本学年度是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后,新教材实施的第一学年,在这些刊物上都会质量上乘的新课标、新教材解读等文章.通过学习研读这些文章,来加深青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日常化学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素养.如近期《化学教学》中的《再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宋心琦,2013.3.4)、《发展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需要大智慧》(吴俊明,2013,3)、《基于结构解释模型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皇甫倩、王后雄,2013.3)、《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修订解读》(鲁向阳,2013.1)、《对沪教版新教材“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的思考》(顾弘,2013.1)等等.《化学教育》上的《化学教材中与催化剂有关的几个问题》(张映明,2013.2)、《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章小波,2013.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于教科研论文范文,与也中学青年化学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通道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