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士生相关论文例文,与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和教育的比较与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博士生相关论文摘要,关于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和教育的比较与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博士生及高等教育及跨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究生院奖学金、工业奖学金等.对于外国博士生,还可申请政府学术交流、私人、教会等基金会的奖学金.[6,7]大部分博士生同时兼任导师的助教,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资助.我国的博士生较多地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或带薪上学.由于助学金的金额相对较少,仅依靠助学金,博士生的生活较为艰苦.此外,导师根据博士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以科研项目劳务费的方式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助.博士生亦可通过大学的助管、助教等形式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分散了博士生的科研时间,许多博士生导师并不提倡.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的每月收入只是其同期毕业硕士同学收入的1/6左右,而德国博士生的收入约是其硕士同学的60-80%.因此需要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待遇,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中.
三、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支配着德国的高等教育,由此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辉煌时期.[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德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在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的以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教授在研究所中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个人兴趣和意志.这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展.此外,德国的教授过于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大学选拔和聘任教授的依据几乎完全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水平几乎不被考虑.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显然也有失偏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博士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推出了《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地位:联邦政府关于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以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资源和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是其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提高我国博士生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0,(2):67-71.
[2]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3-57.
[3]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21-24.
[4]俞可.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9):106-109.
[5]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6]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73-77.
[7]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5):76-79.
[8]陈洪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88-94.
(责任编辑:刘辉)
关于博士生相关论文例文,与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和教育的比较与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