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注重培训技巧相关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信息技术方面论文格式,关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注重培训技巧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化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信息技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初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实施提升工程对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路径,将助推教师‘激发教育创新,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发展梦想’.”
本期,我们发掘民间智慧,让一线校长、教研员、教师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招.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3年又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一套套改变教育现状的组合拳打出,为教育现代化吹起了冲锋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一些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一些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还是处在一个“羡慕嫉妒恨”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跟不上,二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不足,三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下.所以,除了必要的投资外,如何开展有效的培训,来提高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499883.html
把握培训内容,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等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它应该是指教师在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从现阶段的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看,很多地方更多的是注重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而忽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等于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该包含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应用技能、应用责任、应用创新”四个方面.
1.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自我认识、认可与认同.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在应用上是不认可的,甚至是排斥的.认识不到位,提高应用能力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应用意识上,应该让教师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注重技术向注重教法、学法转变;二是从注重工具向注重资源转变;三是从信息技术向信息与通信技术转变.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乐于应用.
2.应用技能
应用技能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专业水平.在应用技能上,除了一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必须掌握之外,对一些支撑软件也应该有所涉及和了解.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进行教学应用设计、教学应用实施、教学应用评价、教学沟通、教学反思等.在软件的学习上,要求通过某些软件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掌握学习软件的一般方法,做到遇到新软件也能自己摸索使用.在教学应用技能的培训上,要通过一些课例、案例进行参与式诊断分析,观摩它的优势,揣摩它的用途,琢磨它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应用技能.
3.应用责任
应用责任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岗位职责、社会义务、教学责任.只有教师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当成一种社会进步中的职责,当成日常教学中的一种义务和习惯,当成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才会去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合理地分配各种资源.它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做到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有均等的学习资源、均等的机会,并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必
信息技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4.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是指教师在新课堂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各种变革.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是我们应用创新的目标.
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衡量标准,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要求统一、考核科学,才能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注重培训方式,使培训更有实效性
从教育部到各省、市教育部门都已经开始注重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各地方、各学校在如何提高的策略上各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提高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就怕又和以往的培训一样,实行“一刀切”的模式,大大阻碍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的实效.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主体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构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培训上,我们可以采用“三三六三”培训模式:即“三个不同组别”、“三个不同要求”、“六点培训原则”和“三大培训方式”,让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即在教师分类上,按照不同的水平分为“提高组”、“骨干组”、“师傅组”;在培训要求上,三个组别分别按照“普及”、“拔高”、“帮教”的要求进行,照顾差异;在内容选择上,坚持以“教师能学得会的、教师能用得上的、能让教师感兴趣的、能减轻教师负担的、能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为原则,让教师“愿学、乐学、好学”;在培训方式上,坚持“补足培训”、“转型培训”和“个性培训”相结合,全方位地给教师以讲授、引领、指导与帮助.1.补足培训,帮助教师查漏补缺
补足性培训是指既要肯定教师目前的知识、技能和观念,还要肯定我们的教师是符合当前教育要求的,即使不使用信息技术,教师们也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仅仅是对信息技术这种新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而培训就是对这一个不足进一步补充.
当下很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往往只注重技术本身,而忽略了参与培训的教师主体因素,造成培训过程在教师心智上映射的不连贯,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该阶段的培训要以满足教师需求为出发点,对所有教师进行目标性的补足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既是培训的出发点,也是培训的目的地.面对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从最初的陌生、怀疑、好奇,到主动尝试、熟练应用,再到教师思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整个过程是层次分明的、连贯的、清晰的.在培训教师时,每一个阶段都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所对应的培训目标也有所不同.
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教师对信息技术软件的操作、应用等基本上可以做到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下较熟练地进行课堂教学,并且在心理上开始依赖于信息技术.
由于这个阶段į
信息技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注重培训技巧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