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有关论文范本,与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体会相关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自然科学类有关论文格式,关于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体会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自然科学及美学及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自然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个外在于事物的主体,怎么能够走进事物里去认识事物的性质?中国的佛学也讲,一旦你与世界建立起“分别心”,你看到的世界就改变了颜色.因为你是从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你对世界喋喋不休,世界本身却缄默不语.海德格尔强调,人在认识世界之前,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了.所以,人和世界不分离.人所能认识的,只能是与人打交道的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但是科学技术把很多东西抑制掉了,许多属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因素因为科技的进步而退化了.例如,钟表发明之前,人们通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方式来劳动、生活,人们和大自然之间关系极其密切,所谓“时辰”是根本不需要讨论的.空调发明之后人们淡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也对冷暖失去了知觉.有了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距离就不是一个问题,见面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就很难再体会到孔子当年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知力越来越弱,情感越来越冷漠.过去生活中有马拉松跑,现在只能在竞技场上才能见到.人没有能力回复到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原初的世界了.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正是美学家、哲学界痛心疾首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学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它试图通过特殊的言说方式,把人引向一个未经分化的“原初世界”.《庄子·天地》里有段话: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意思是说,黄帝到赤水的北岸游玩,回来时把玄珠(道)遗失了.于是派“知(理智)”、“离朱(感官)”和“喫诟(言辩)”去寻找,都没有找到,最后派“象罔”去找,却找到了.“象罔”中“象”是看得见的存在,“罔”是看不见的存在.“象罔”实际喻“有”与“无”的辩证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道.说明道是完整的全息性的存在,不是概念、言辨、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把握道,需要一种特殊的智慧.老子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推崇人类所掌握的知识,知识对人的解放是有限的,科学技术帮助人类摆脱了蒙昧,却无力回答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00932.html
美的可爱的幼芽是在知识、技术、工具、逻辑无力的地方生长出来的.这是因为美不是事物本然的属性,美是人对对象深情眷顾的意蕴生成,是神与物游,身与物化,是意象.宋代画家郭熙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山水训》)四季山水经由人的关照而生动起来.大山不再是一座孤立的大山,而是经过艺术家审美观照的大山,是意象.所以,我们说,美在意象.意象不属于孤立的物,也不属于孤立的情,而是人与对象相互发现、相互照亮的一种新质.
我们再看梵高的《农鞋》.《农鞋》以意象的方式存储了梵高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这双鞋不是一个认知的、“有用的”对象,而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召唤的结构,是意象.海德格尔这样评价《农鞋》:
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的农鞋里,聚集着她在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成熟谷物宁静馈赠及其在冬野的休闲荒漠中的无法阐释的冬冥,这器具聚焦着对面包稳固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时阵痛的哆嗦和死亡逼近的战栗.这器具归属大地,并在农妇的世界得到保存.[1]
经由海德格尔的解读,《农鞋》的意蕴复活起来.它超越了概念的抽象,克服了知识的僵硬,而向我们展开了一个世界.我们走进这个世界,意象就向我们生成了,这就是美.美在哪里?美就在活生生的意象里.
提问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获得了对于美学学科极大的解释空间.
三、将美学与人生问题贯通起来
美学应该有能力回答现实人生问题.因为美学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生问题肩负起责任,不是外在于美学的要求.但是美学解释人生问题有自己的方式,她不是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的.从实际功用角度解释人生,人生就成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的利益计较的过程.美学从理想性的高度审视人生,以“应然”的视角“挑剔”人生,以“可能世界”的塑造引领人生,以超越性的追求点亮人生.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根本特性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2]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即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却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他引用康德的话说,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也就是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那样来处理.这些都是讲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特点的.
当下人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想性维度的缺失.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屑于讨论理想问题,物质主义和现世情怀作为一种弥散性的力量渗透在人们的观念里,而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则被冷落乃至被嘲笑.早在1816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就任海德堡大学校长发表的演讲时就曾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精神世界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3]不幸的是,黑格尔200年前的感慨,在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里部分被应验了.基于此,张扬人的存在的理想性维度,就是美学面对现实而提出来的一个有针对性的命题.
与人的存在的理想性要求相呼应,美天然具有理想性的品质.美的存在为我们呈现一种完美之境,引导人不断为之趋赴.审美既是审对象,更是审自己.审美判断包含应当如此的价值期盼.在对美的祈望中,我们超越了自我存在的有限性,领悟到那本真的诗性存在.
美学视野里的人生,具有丰
自然科学类有关论文范本,与美学作为人生哲学教学体会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