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科技教育的调查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类论文提纲,关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科技教育的调查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技创新及职业教育及创新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科技创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高职是创新教育的新领域.本研究以沿海开发战略为基础,探讨了南通市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关 键 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40-02
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
1.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的要求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在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所呈现的内容,可以发现,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对江苏沿海地区不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挑战.首先,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快发展不能沿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集聚科技、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对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提高.
从这样的挑战中可以看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
2.高职院校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学府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资源,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都以其软硬件资源优势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并已逐渐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智力源、思想库和“孵化器”.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十分完善,相对于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的高职教育不仅存在着规模、结构、速度、内涵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也远远落后这几个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同时也落后于国内其他类型的教育.
而对于高职创新教育的意义,有学者提到高职创新教育有利于体现高职生的主体精神,改善高职生的社会形象,并且有利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带动高职教育创新,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在2011年以《创新意识水平自我测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青少年科技创造力测验》为测量工具对南通市高职院校709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格与科技创造力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创新意识和科技创造力处于中低水平.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没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大部分学生既不了解何为“科技创新”,也缺乏参与的途径,所以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高职学生反映学校“从来没有”开设科技创新的课程,同时,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教学投入受限制等原因,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从理论学习上,还是实践活动中学生都缺乏引导与真正深入探究科技创新的方法.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格不存在显著的年纪差异,但科技创造力随年纪升高呈递减态势.调查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上明显高于二三年级,认知是情感与行为的基础,所以对科技创新认知的缺失无疑是影响高年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性人格低下的重要因素.问卷调查也发现了一年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情意也高于二三年级,主动提高科技创新力的动机更强.除此之外,学生及学校关注点的转移也是影响高职学生不同年级创新意识与创新性人格不同的原因.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关注学习以及社团工作,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拥有更多的实习经验与思考未来就业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时也与学生的考虑比较一致,所以与三年级疲于选择工作不同,一二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该文出处: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03522.html
第三,高职学生创新性人格和科技创造力要明显低于中职学生,而创新意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问卷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差异有三个原因:首先,教师的重视程度不&

关于科技创新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第四,绩优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性人格、科技创造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两者在创新大赛上的差距可能是偶然的和暂时的.我们在对部分绩优学校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科技创新大赛不排除一些舞弊的现象,一些学生作品实则由教师代劳完成,不同学校在聘任教师时程度的差异可能影响了比赛的结果.此研究也表明,落实科技创新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宣传,组织相关活动,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才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性人格的明智之举.三对推进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而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的科技创新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国家、社会与学校都比较忽视高职科技创新.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思想误区与实践误区,切实推进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1.纠正认知偏差,改善传统观念,注重高职生的创新教育
新加坡就十分注重对“蓝领”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政府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各学校也纷纷进行改革,设置创新方面的专业课程.在新加坡的职业学校中,创新也是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的一部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良好习惯,所以新加坡的创新教育为世人所瞩目,也为其经济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我国的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科技创造力薄弱,这与我国职业教育边缘化、被歧视的现状不无关系.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仍处于薄弱环节.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学生只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对创新精神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都不太重视,但是高职教育理应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里面的高素质就指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能因为高职生是高考的“落榜生”,就忽略他们的创造能力.事实证明,学识平平的人也可以有惊人的创新才干的,如爱迪生只有小学文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来只是一位农技师等.知识经济并不应该只为精英人才所独享,只要提升智慧、积极创意和培养能力,任何人都能发挥所长.必须摒弃对高职院校的偏见,注重对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职业人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科技创新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9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2
关于科技创新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科技教育的调查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