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小学六年级数学阅读尝试与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数学类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阅读尝试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数学及小学生及数学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数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通过阅读尝试让孩子感受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愿读、乐于读;在阅读过程中全面提炼出题目的关键从而理解重点、攻克难点找到突破口,相信孩子们会对数学这门学科理解得更丰富
关 键 词:数学阅读;小学六年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27-01
一、问题描述: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题目答错了或者漏做了,让他订正时,他很快就能发现错误原因而订正对,根本不需要老师进行点拨.面对这样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和学生的数学技能没有关系,只是粗心的缘故.但我认为,粗心只是表象,实际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审题的习惯或是不会进行数学阅读.目前,小学生在数学阅读能力和相应运算技能的掌握上存在较大的落差.当要求直接计算一道算式题时,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若把这个算式题用文字题或应用题或用图形、表格及一些数学符号表示,再要求学生解答时,正确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读不懂题意、不明确有关数学符号的含义,数学阅读能力弱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26962.html
【精彩回放】
1、前两年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题: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3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题目一出示,,大部分孩子马上解完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算式是300-60×4/3”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她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3”,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师:“奇怪!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我故作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生:“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生:“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师:“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
2、再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商场里正开展迎国庆大促销活动,原价240元的衣服现在降价1/3出售,问降价多少元?由于之前刚学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十多少”故大部分学生将上面这个题目解成:240×(1+1/3),几乎没有几个学生是解答正确的.当我面批时将问题用红笔勾画出来,孩子们基本都能轻而易举地改正确.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样一道题,即使有许多学生会做,但能够把答题的思路完全讲清楚的学生并不多.用词不当产生知识性错误、语言阻滞、语序杂乱、想说却难以言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学生并非口语表达能力差,试想
关于数学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数学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4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二、原因分析:
首先,重做题、轻阅读——数学阅读能力未受重视
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语文或英语,认为阅读只和这两门课程有关.至于数学,许多家长都表示孩子会解题就行,阅读能力从没重视过.学生对数学阅读兴趣不高,分配给数学阅读的时间极少,小学生群体里基本没有数学阅读的氛围.其实许多学生看书时,仅关注概念或公式的最终结果,不在意推导过程;只注意列式方法和演算步骤,不在意题目的阅读和数学语言的理解,因此,在碰到一些同类型的变式题时就乱无头绪.其次,数学阅读区别于其它学科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它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
抽象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的抽象性.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必须认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每个数学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问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质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
精确性和不可跳跃性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的每个数学概念、符号、算式、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意义中,3个1/5是多少和3的1/5是多少看似一样,实则由于其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从而列式也并不相同.所以,浏览、速读的阅读方式不适合数学阅读.
3.读写结合
当阅读到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时,读者还需要用演算来推理,以便顺利阅读.所以,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的过程.
4.灵活性
理解数学文本中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需要内部言语转化.这也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的最主要方面.
三、阅读尝试:
1、在教室里陈列或张贴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材料,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地引入阅读材料.在数学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好看、好玩、好用,阅读兴趣便油然而生.
2、课前阅读,了解重点.课前,教师要让学生读全课本,把一节课的内容一字不漏地阅读,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哪怕是标点符号.遇到省略号,思考省略的是什么内容,遇到问号或括号,思考如何解答,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3、课中讲解,指导阅读.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表述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
4、课后阅读,整理归纳.如课本上“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内容的阅读,让学生把学完的内容再进行一次整理性的阅读,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让知识掌握得更扎实.通过教学尝试,总结出可行的反馈方法,以利于切实把握住反馈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把“及时反馈、及时矫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通过阅读尝试让孩子感受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愿读、乐于读;在阅读过程中全面提炼出题目的关键从而理解重点、攻克难点找到突破口,相信孩子会对数学这门学科理解得更丰富.
关于数学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小学六年级数学阅读尝试与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