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建设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走向文化自觉的师德建设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师德建设相关论文查重,关于走向文化自觉的师德建设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师德建设及教师节及学校师德建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师德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费孝通教授最近几年反复强调“文化自觉”的问题,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它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从学校师德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文化自觉”,我们会发现,这一命题对师德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文化活动.教师是行走在学校的重要的文化符号,师德水平决定这一文化符号的品位,文化活动是师德教育最主要的载体,教师正是在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其次,学校师德建设需要文化自觉.师德建设的境界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建设,这种自我建设往往建基于教师个体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自觉,是融合于学校育人文化的无痕的影响.第三,文化自觉本身也是师德建设所追寻的目标之一.对于个体来说,文化自觉是一种素质,是一种德性习惯.一个在灵魂深处常常追寻崇高文化境界的人,其德性素质肯定不会太差.教师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其作为文化人应有的德性素质,但作为社会人,教师同样受到社会风气的不断影响.一个有着文化自觉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面对世俗的纷纷扰扰,明白教师角色的要求,意识到师德的来历、过程以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自己的坚守.
基于上述思考,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自知之明,感悟师德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意蕴、价值及其发展趋向,让教师从中自然汲取营养,丰盈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强烈的慎独意识和根深蒂固的师德修养.
在传承历史中寻找精神的根基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为教师的精神提供赖以寄托的根基,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积淀正是这一根基重要的营养之源.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论文、在职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0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新学年之际,学校教师入职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学习讨论校训的内涵.校训“忠实自立,和而不同”古朴、通俗,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于现代意蕴.学校引领全体教职工追溯校训诞生的历史渊源,111年前,张謇先生创办南通师范,以“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为校训.先生说:“愿诸君开拓胸襟,立定志愿,求人之长,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学风.”学校组织教职工走进孔子“和为贵”的思想沃土,理解“和而不同”,品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领悟“君子讲究有原则的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非有原则的调和”.在展开讨论中,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和而不同”,即承认多样并主张多样,不相同才有比较,才有高下,才有竞争,才有动力,才有发展.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于是,古代与近代两位教育家的形象,在教师的脑海深处逐渐清晰,从读懂校训的内涵开始,不断领悟师德的份量.
学校成立了“紫琅读书会”,每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通过专题讨论、同读经典、书籍推介、笔友会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亲近经典,陶冶情操.在11月的优秀影片欣赏月中,《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跑吧,孩子》《凤凰琴》等优秀影片成为教师谈论的主要话题,观后感交流更是精彩纷呈.在教育理想与音乐人生、教育追求与专业智慧、学生成长与人间真情、教育信仰与教师人生等话题的交流中,“让读书成为高师附小人行走的方式”成为了全体教师的共识.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37229.html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学.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校章者,管理法也.监理能行,诸生能守,是为范之正轨;今日能守,异日能行,是为范之结果”等
由此,教师学习与活动场所张挂的张謇先生的名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之言,而是融入教师生命的精神养分,构成了高师附小师德建设的精神底色.高师附小“注重品位,和谐发展,中西合璧,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高品质,国际化,精品名校”的办学目标,也因此成为全体附小人笃信的纲领,内化为践行师德风范的行为准则.
在文化行动中开启幸福的源泉
影响教师师德水平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和谐的人际环境能强化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从而使得教师将个人的荣辱与学校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行动中增强个人表现对于群体形象的意识.教师个人的心理环境也是影响师德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尊严感直接关系到其职业认同.为此,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断为教师开启幸福的源泉.
“当热情的夏日还未来得及褪去绿色的盛装,阵阵秋雨早已送来了秋日的清凉.伴着醉人的秋风,高师附小全体师生迎来了教师节庆典等在二年级小朋友精心准备的诗朗诵《写给老师的诗》中,我们听出了感恩的心声.小朋友们向老师表达着内心的深切祝福,一张贺卡、一声问候,让典礼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幸福着老师们的心田.
“帅宁华校长的讲话激励着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新学期获得新发展,在发展中取得新成效,携手奋进,共筑美好未来!”(施文杰报道)这是教师节活动后,学校的通讯报道.每年教师节,清晨,老师们都会收到短信祝福,如“一个节日,虽然不在春天,却春意盎然.老师,您的节日最美,这一天,满园的百花都为您盛开!作为校长,我也幸福着你的幸福!”简短的话语充满真挚的情感,温暖着教师.行政班子成员会早早来到校门口,再为每位教师送上一朵花,当面送上节日的祝福;当天,还会组织“我的第一个教师节”集体座谈活动,与老师们共话教育人生.在高师附小,每逢节日,教师都能收到校长的短信祝福,若有教师生病缺勤,校长也会前往探望,或是发去短信问候.
一个个幸福的细节,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带给老师们的是为师的尊严与集体的归属感,有了这份认同感,幸福便如涓涓细流般融入了教师的职业生命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是借助文化活动推动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阚萍老师工作兢兢业业,30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期快结束时,一个意外使她的小腿骨折了,绑上石膏后行动不便,医生嘱咐她卧床休息.阚老师想到学校人手很紧,学生面临期末复习,她毅然决然地决定不请假.她恳请学校把班级的教室调到底楼,每天坚持拄着拐杖上班.这位老教师的师德风尚和超然的情怀深深打动了全校师生.校长及时向电视台“寻找身边的好人”栏目组“报料”,电视台马上派来记者采访、报道阚老师的事迹.阚老师的师德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家长的骄傲,更成为激发全
关于师德建设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走向文化自觉的师德建设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