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教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乡土地理教学策略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地理教学方面论文答辩,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策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理教学及乡土地理及地理知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理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了解了目前西宁市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在丰富地理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关 键 词】乡土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83-02
乡土地理教学是指结合学生所在地区自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念的一种地理教育过程.它不仅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学校教育不能忽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环节.
一乡土地理教学及其重要性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50598.html
1.乡土地理教学
乡
关于地理教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2.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乡土地理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在教学中对乡土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正如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适当地选择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知识,并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景观地貌.
第二,促进学生对家乡山水的了解,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乡土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特色工农业、人文和家乡的变化及发展等.这些都是学生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音像展现的事实,因而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节,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第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乡土地理知识涵盖了生活中的知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能都前去实地观察,也不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地理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校学生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0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二西宁市乡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访谈法、观察法对西宁市乡土地理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当地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乡土地理教学不受重视
西宁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教育文化条件不如沿海地区发达,但却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未被利用.教师在教学时,也是以口头的形式大概讲解本地区的乡土地理知识.学校和有关部门也很少举行本地区的地理教育活动,部分景点对当地人也收取门票,这就阻碍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
2.缺乏乡土地理教学的合适教材
要在中学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我们还缺乏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乡土地理教材.目前,青海仅有一本宣传读本《大美青海》,而对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编订教材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作用,突出编订乡土地理教材的实用化,开发乡土地理教材的多样化,教材不应局限于课本,地图、图册或纪录片等有利于乡土地理教学的都可以采用.
三西宁市乡土地理教学的对策
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由于西宁市地处西北地区,教育条件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差.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育的投资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应加大对教育部门财政的投入,补充教育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充分享用资源;配备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如教学器材、实验室、图书馆等.促进教师和学生队伍的共同进步,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编写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
编写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具体的乡土知识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也对自己家乡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强化教师培训,完善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使教师不仅只是掌握课本的知识,也要对乡土地理知识熟练掌握,提高教师的乡土素养.其次,对教学评价系统也要进行完善,在期末考核时,也可以适当加入乡土地理知识的考核,但不计入总成绩,主要以考查为主.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对其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明海.乡土地理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0):88~90
[3]布鲁纳.学习过程[M].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杨灵敏.谈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地理教育,2007(3):58~59
[5]邱红英.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举隅[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64~65
[6]李家清.新概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9
[7]苏筠、王静爱、陈静.“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4):9~11
〔责任编辑:庞远燕〕
关于地理教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乡土地理教学策略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