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西方影响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1912—1949):现状、问题与趋势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方面论文网,关于西方影响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1912—1949):现状、问题与趋势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教育思想及教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135;生了哪些影响?探讨这一学习历程,可以为当今的引进活动提供诸多启示.现今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学习与借鉴仍然面临着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等差异,如何在考虑文化异质性与可能“超前消费”的问题下,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且有效为中国吸收甚至有所创新?然而对已有理论提出的问题,一直还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探讨.这样既没有发挥理论的高屋建瓴的作用,也不利于理论的持续建构或修缮,同时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成熟与进步.3.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已有的研究多从中国著名高校的办学实践探索西方高等教育制度与模式的引进,多从某一大学校长探索西方大学理念的引入,局限于一些著名大学和大家的研究,忽视中下层群体在引进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缺乏对引进群体的关注和系统的文本梳理,对民国年间由谁引进,向哪里引进,引进了什么,引进中的增删节译与误读等问题,迄今还少见系统和详细的梳理与探讨.
四、研究趋势
可以预计,在今后的研究中,在过程性研究上将不断深化,并重视史论结合,及时回应相关理论问题.同时,研究视角继续下移,研究对象呈群体化、特色化,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在今后仍然是学界的一个关注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不同层面切入,探索外来影响与本土文化传统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今后仍是学界探讨的重点与热点.
1.全球化、本土化(中国化)相连语境下的整体视野
中国高等教育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学界的共识.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与西方高等教育的交流、学习与借鉴,但是“引进”本身是手段而
关于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2.引进历程的学术史研究
正如上述,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实践、实施层面关注西方高等教育的引入,而对西方高等教育传入的学术史还未有系统梳理.笔者认为,可以近现代教育期刊为文本,详细梳理近代中国学界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引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学说,引进了哪些学说,与原来相比有哪些变异,如可对《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教育研究》等展开研究,同时比较各期刊引进西方高等教育中展现的特色与差异.
3.西方高等教育的引进群体研究
引进群体对引进的质量与实际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后将从量化研究与定性分析展开,这样可以摆脱以往名人名校的研究局限,了解民国时期多少人参与了引进活动,了解西方影响的广泛性,再现历史的丰富性.同时,个案研究方面,除了继续关注一些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大家、名家之外,应研究长期被忽视的学者,如谭允恩、常道直、何清儒、李纯青等.
4.学派与流派亟待重视与研究
在开展对引进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注重对各具特色的教育学家群体的研究,而非之前对单个人的研究,比如民国时期出现了“紧跟西方学术前沿”与“注重本土理论建构”的两大引进群体,形成了对现代大学理念和古典大学理念各有偏好的不同倾向,如何在把握这一群体的总体特征下,生动地展现其各具特色的引进之路,是今后研究应关注之处.同时,因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群体与引进群体的切合度相当高,故从引进视角研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流派,可以为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之理论探讨提供历史基础和启示.民国时期虽先后遭遇了不同的困境,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仍取得诸多成就,与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流派不无关系.
5.西方高等教育具体制度引入历程的翔实化
今后应从文本入手,详细探讨、展现中国早期对西方高等教育功能、结构、董事会与教授治校的引入与介绍,揭示引进过程中解读及误读问题,挖掘误读的历史原因;通过版本比对梳理增、删、漏译等问题,定位引进的先进性与准确性.
6.文化视角对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再探究
从文化视角再构大学史是学界近年来的一大趋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对引进人群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制约了西式高等教育思想、制度、活动在中国的遭遇与命运,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高等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哪些变化,也是今后学界应具体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关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学界有不同观点.笔者认同以京师大学堂为标志一说,结合本研究的时间界限(1912-1949年),凡是关于这一期间的相关文献,不论其“近代”抑或“现代”命名,均在本文的分析范围.另需说明的是,中国教会大学深受西方高等教育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因篇幅等原因,中国本土的教会大学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参考文献:
[1]田正平.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1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2]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霍益萍.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5]刘志鹏.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卷(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P.J.Bailey.ReformThePeople:ChangingAttitudestowardsPopularEducationinEarlyTwentieth-CenturyChina[M].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990.
[7]黄昶立.中国百年来(1895-1995)现代大学的建构[A].李弘祺.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C].台北:台北大学出版中心,2005.
[8]傅琼.论美国介入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程[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9]叶隽.现代中国大学制度之肇创、流变与得失——以北大早期建设及其影响为中心[J].教育学报,2010(1).
[10]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2]张斌贤.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1997(6).
[13]张太原.“没有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反思[J].近代史研究,2011(3).
[14]张雁.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5]朱国仁.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16]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7]陈竞蓉.教育交流与社会变迁——哥伦比亚大学与现代中国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18]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9]张晓玮.《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历程(1909-1948)[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20]陈洪捷.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1]刘蔚之.复制移植或交融创生?德国教育学在中国与台湾传播的历史回顾(1928-1983)[J].教育研究集刊(台湾),2008,54(4).
[22]刘蔚之.跨国知
关于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西方影响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1912—1949):现状、问题与趋势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