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农业推广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探析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业推广及农业教育及大学学报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业推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农学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的经验,提出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方法和导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议.
关 键 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专业学位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45-0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型、应用型、务实型、复合型农科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改善我国农业高级人才匮乏的现状.自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但作为一门开设仅十余年的年轻学科,它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1.学生来源广,个体差异大.从我校招收的生源来看,农业推广硕士学员大部分来自农渔业或者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其中来自农业管理一线的人员达到一半以上,其他学员有来自高校、科研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金融等服务部门.从就学年龄层来看,最小的二十几岁,最大的四十来岁,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学员在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目前教学课程在体系设置上存在着特色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学生自主选择性较差等问题.
2.实践能力强,基础理论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后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且多在农渔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一线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和基础.但农业推广硕士学员由于已离开学校多年,在理论知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基础相对薄弱,接受新知识速度较慢,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记忆力差、注意力集中不够等问题.
3.在职读学位,时间交叉难.一方面,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员绝大多数来自生产和管理一线,由于工作性质、时间和地点等因素限制,很难找到统一的实践和地点进行系统学习[1].另一方面,虽然一手资料和实践内容充分,但在文献查找、辅导资料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加之与导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较少、繁琐的工作又牵扯过多精力,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较低,学术素养较差.
二、国外农科专业学位的基本做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日本,专业学位被称为“专门职学位”.法国专业学位教育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学生必须获得本科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学位,才能进行研究生教育,“LMD新学制”颁布前实施“高等专业学习文凭”教育,之后逐渐向“职业硕士”(MasterProfessional)教育过渡[3].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62547.html
1.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课程设置.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各学校没有统一标准,各大学的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往往根据自身实际安排,甚至有些专业差别相对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灵活性较大.以林业硕士为例,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耶鲁大学主要培养林业经营及管理人员;加州大学的方向是林业管理与林业环境;而俄勒冈州立大学更多的是对学员农业技能的培养.
2.以培养目标为导
农业推广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3.以职业为方向的发展路径.国外学位制度中,职业学位有的归属于研究生教育层面,有的归属于职业性工作的服务学位,可见其归属的学位体系并不一致.例如,加拿大把农业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为重点的代表国家农业科技教育水平的学历教育;第二类是以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第三类是以证书培训为重点的农场工人、农民的绿色证书培训.而后两种类型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农业推广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6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4.以工作经验为重点的师资构成.日本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没有设立导师制,却强调必须单独设置专任教师岗位.专任教师的人数应该多于普通的研究生教育的专任教师,通常一个专业要求在11名以上,原则上不允许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并且要求专任教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有特定职业经验的工作者(一般要求5年以上的职业经验),比如教职大学院要达到教员中的4成以上.
三、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建议
1.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在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生基础较差,加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农业科技最新进展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学生来自一线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数偏少、教材不特定是农业推广硕士的两大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及课程特点,突出重点,降低难点[4,5],加大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课时.
2.教学方式.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多数课程教学,基本采用利用双休日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平常无法上课的问题,又可使学习内容具有连贯性.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集中授课后的其他时间不在学校本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采用远程视频,对某一办学点学生进行教学[6];网络、电子邮件、专门网站为授课提供了技术保障[7],使处于不同地域的师生可以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3.管理方法.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其培养管理方式不能完全按照全日制研究生的方式进行[8],需要导师和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最佳的培养模式.针对农业推广硕士生“在职”这一特点,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学校与单位、研究型导师与实务型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既可以区别农推广学生与学术型学生培养之间的不同,适应和满足学生理论与实际的指导,也可以实现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和研究的指导,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可以为提高学生研究水平、确保论文质量提供保障.
4.导师队伍.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关键[9].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的涉及面较广,学科交叉多.因此,导师队伍需要多学科结合,可以采用以学校导师为主、一线专家为辅的双导师培养制度,导师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指导、优势互补,形成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队伍,以便培养合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使农业推广硕士尽快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茜,张晖,张大勇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6):45-49.
[2]张远英,田维波,张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1):92-93.
[3]朱媛.中外比较视野下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为中心的讨论[J]
农业推广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