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基于体裁的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出国留学类论文提纲,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基于体裁的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出国留学及英语语言学及辅导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出国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研究采用体裁分析的方法,从社会交际心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个人陈述写作中过于频繁的运用推理顺序和情感诉求的方式来打动读者的现象.作者认为,该现象是中国大学生习以为常的使用母语即中文里惯用的议论文写作手法的结果,其社会交际心理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意会”而非“言传”、“绕弯子”而非“开门见山”和以情感交流为目的而非传递信息.该研究意义在于探讨了社会心理对二语写作学习的影响,这种超越文本本身的解释手段对更清楚了解二语写作中出现的文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对比修辞;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体裁分析;个人陈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27-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延续,个人陈述作为留学申请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意义愈发明显.然而根据我们的前期观察,中国学生写的个人陈述常常不被外国读者接受,直接导致了申请的失败.除了英语水平低影响了文字表达之外,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在写作时习以为常的运用中国式思维进行写作.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到底在哪些方面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者写的个人陈述有所区别?这种中国式写法是不是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运用这样的写法呢?基于上述观察和思考,本文先将个人陈述定义为议论文的一类,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通过探究中国大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在对个人陈述的组织结构编排及写作策略方面的不同之处,重在对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议论文写作方式进行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的层面上的解释.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作为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我们依照Bond(1991)提出的“高语境”交际原则,Hofstede(1980)提出的“尊卑分明”交际原则及Hall(1976)对“情感交际”做出的解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语篇的写作特点进行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解释.我们将采用体裁分析的方法,运用Bhatia(1993)和Swales(1990)提出的图式结构(schematicstructure)模型,对收集到的个人陈述语篇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素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集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写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C#1至C#9),西方个人陈述写作工具书中选取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W#1至W#9);第二部分素材为通过小组讨论、采访等方式收集的15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辅导员老师、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对该写作方式发表的理解和意见.本文将首先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收集到的个人陈述的图式结构,找出两组数据在行文结构和写作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接下来,通过整理、归类第二部分素材,我们将总结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中国大学生写作中运用中国特色式写法的解释.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语步.具体来说,在第一语步中,有8篇文章营造叙事场景,5篇以时间顺序对申请人学业进行描述,6篇则提及对自己未来的选择,用来赢取读者的同情或好感.第二语步中,有3篇写到选择该国家地区的理由,5篇为选择该大学或公司的理由,7篇为个人能力的展示,用以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在第三语步中,7篇是直接表述申请目的,3篇为间接表述.再来看看西方国家典型的个人陈述行文结构.这部分文章行文大体也分成3个语步.在第一语步中7篇文章声明自己未来职业目标,3篇声明个人能力及符合条件;第二语步中7篇文章总结个人学业成绩,7篇回顾了工作经历,3篇强调了自己的个人品质;有四篇文章在第三语步中重申了自己对未来的决心.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在行文编排和写作策略上存在的不同,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运用了推理顺序,这与西方典型使用的演绎顺序相反;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采用的“以情感人”的写作手法与西方典型的“以理服人”的方法相对应.以下我们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的个人写作中存在的写作特点.
1.层层剥笋.作者把一系列具体的事件描述作为笋页,把最后出现的文章大意或重点作为笋心,像剥笋一样,从叙述中引导读者推理出结论,此为推理顺序.在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的叙述通常与申请主题无关,在第二个语步中,作者叙述自己提出该申请的原因,叙述明确为主题服务.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直接或间接陈述主题,至此,文章终于直述申请这一主题,表明之前陈述说明都是为最后总结做铺垫.
2.以情感人.中国式个人陈述中感情色彩十分浓厚.从第一语步的建立同情或好感到第二语步的深化感情,直到最后明示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与读者感情的交流.我们以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为例.在采用营造场景为开头方式的8篇文章中,运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童年时期,然后记叙对自己人生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另外,我们发现在第二语步中中国大学生趋向于使用如“excellent”“superb”“wonderful”“top”等形容词来奉承读者.通过这种赤裸裸的称赞,作者预期目的是打动读者,继而接受自己的申请要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出国留学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8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五、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上的讨论
由上文得出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的两个写作特点,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频繁使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呢?实际上,在对比修辞学领域,前人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习惯运用绕弯子的写法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但是在这个领域里的对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对文本本身的解释,因此大部分研究把此特色归结为受八股文的影响,在文化层面的解释较少.因此本文从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对具有该特色的写作方法进行解释.通过采访及小组讨论得到的对运用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社会心理原因,我们首先归纳出中国人习惯让读者揣测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一心理.Bond(1991)认为,汉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语境,而不是明示.所以我们认为在写作方式上,中国人也习惯性的运用大量铺垫,间接指明意图,让读者去推测其中的含义.其次,很多被访者提到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都会“绕弯子”.在这种交际心理的影响下,写作手段也趋向于含蓄,写作意图也是在做了大量铺垫之后,被放在文章结尾.再次,被访人还提到中国人在交际中重情感交流,期待对方的情感反馈.在中国,成功的交际都是基于双方情感交流同步,关系融洽的基础上
出国留学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基于体裁的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