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方面论文例文,与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教育心理学方面毕业论文致谢,关于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心理学及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其学科体系尚未统一,存在着完整性、系统性欠缺、教材体系庞杂等问题,本文由问题引出思考,并建议补充体育、美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突出德育部分内容;基本理论部分加入“教师与学生心理”“教学理论”内容;补充学科教育心理内容等,以期为教育心理学科学内容体系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11-02
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大中专院校教育学、心理学及部分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材版本很多,内容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学科定义、性质未完全统一有关,也与缺乏独立统一的学科理论有关.本文就目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并提出建议.
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发展文化教育的产物.早期的教育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知识和教育问题的简单结合[1].教育心理学独立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著作的问世.我国科学教育心理学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有了一定的发展[2].这些年来我国研究者对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科)教学心理、学习动机、品德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但是目前本学科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体系欠完整,未覆盖全部教育内容,大多数教材未涉及体育、美育心理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现行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流,同时兼顾教学情境中的心理问题.有些教材既重视学习心理,也重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内容,但对这些内容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侧重于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存在内容体系庞杂的现象[3].其原因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独立统一的理论指导有关.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取自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而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是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应用,也不是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内容的剪裁与汇编,而是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的一门科学[5].因此,本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建构应考虑以下问题: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1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一、补充体育、美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
目前除了张大均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教育心理学》中有美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莫雷2005年广东高教版《教育心理学》中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之外,其他教材几乎都没有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体育心理的内容仅2001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有,其他教材几乎都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纲要写到:“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现行大部分教育心理学教材在教育内容上是欠完整的.尽管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如果忽略这些重要的内容,则无法体现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目前来看,很多学生的问题貌似学习问题,但事实上却是身体、精力欠佳或轻度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我们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却忽略这些内容,这不得不说是有所偏颇了.
二、突出德育部分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意识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6]我国现行教育心理学教材中几乎都有德育心理部分的内容,但是几乎都置于整个内容体系中间偏后的位置,并未反映“德育为先”的理念.作者建议将德育部分内容置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之后,智育心理之前,按德、智、体、美的逻辑顺序安排该学科和教材的体系.
三、基本理论部分应加入“教师与学生心理”“教学理论”的内容
现行教育心理学教材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莫雷编著的教材有专门的“教师心理”一章,没有“学生心理”部分内容;张大均供教育硕士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和潘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都在后面有专门的“教师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两章,唯有陈琦、刘儒德编著的第二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有专门的“教师与学生心理”一章.但是涉及“教学理论”的教材唯有张大均供教育硕士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其中有专门的一节讲“教学的基本理论”.现在绝大部分教材在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部分只讲学习理论,实际上细想一下,如果学生在没有把握教师和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情况下去学习一般学习理论,学习后面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心理,岂不是有空中楼阁之嫌.“教师与学生心理”完全可以列入基本理论部分内容.“教学基本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内容是当之无愧的.而现在的大部分教材都忽略了,这样做貌似在理论上又重返“教育心理学”即“学习心理学”的老路了.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63561.html
四、根据教材使用对象,可加入学科教育心理部分内容
教育心理学教材必须突出实践导向.因为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习与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构建教材体系时,可以根据教材使用对象,加入学科教育心理部分内容.如供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生和教育硕士使用的教材,完全可以加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学科、历史和地理、艺术、政治等学科的教育心理内容,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材可以加入幼儿游戏、幼儿手工制作、幼儿行为养成等教育心理内容.这样才能够将一般教育心理内容与具体教育行为结合起来,使得教材使用者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使其能够通过该课程
教育心理学方面论文例文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3]张爱卿.20
教育心理学方面论文例文,与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