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什么是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国学与国民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什么是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国学与国民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什么是及国学及应试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什么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教育离不开典范

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仪态胸怀,也足可令人称道.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陈援庵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等著作,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人的必读书.陈寅恪先生对陈援庵先生的学问称赞不已,认为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之后第一人.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大学的风范才能得以树立.

现在大师和文化典范的缺失,除了长期“反传统”造成的文化断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民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形态而言,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它使所有年轻人都朝同一个目标走去,即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通过不断的考试,最后谋得一份工作.而这一过程已经磨钝了、耗尽了一切可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所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而就所学内容而言,现在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而且往往是陈旧的知识教育和不完全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根本阙如.其来源,开始是欧美西方的教育,后来学习前苏联,现在又转向欧美.即使其间涉及到了价值教育的某些方面,内容也相当混乱.


这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63973.html

这样的教育体系和我们的文化传统完全脱节,除了知识的反复输送,没有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在教育.试想,这是怎样大的缺憾啊!

为国学正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炎黄子孙所骄傲.但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现代人身上存留几何?

国学与国民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什么是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近年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为承继和重新整合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氛围.但到底什么是国学?怎样厘定国学的义涵从而和国民教育发生关联?“国学”这个词,在中国文本载籍中出现甚早,《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书》《后汉书》,魏晋时期以及唐宋,多有出现.但历史上的“国学”概念,无一例外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创建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其前身在南唐时就叫“庐山国学”.

现代国学的概念则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至少,在1902年黄遵宪和梁启超的通信中,两位维新健将讨论了是否应该创办《国学报》的问题.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至1904年的《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中,再次谈到国学,说有人很悲观,看到念新学的青少年“吐弃国学”,不免担心“国学”会被消灭.他说不必担心,“外学”输入得好,也会使“国学别添活气”.而距此五六年前,即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学校课程设置应本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原则,梁启超后来转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外学、新学、西学,是同等概念;国学、旧学、中学,是同等概念.

就是说,国学是当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比较,才有了国学这个概念.今天讲国学,首先要把现代“国学”的含义和古代的“国学”名称区分开来.事实上,自晚清国学的概念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并没有对概念本身作很多学理分疏.

1923年,胡适之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写发刊词,才提出了什么是国学的问题.他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早年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那么什么是“国故”呢?国故就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包括礼仪、制度、人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工艺、服饰等等.如果对所有这些内容作研究都叫做“国学”,那么“国学”的概念便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定义难以成立.

因此,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并没有被学术界采用,后来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是国学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

关于国学与国民教育的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关于什么是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等.这些关乎整个学术史又非常专门的学问,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无法构成国民教育的内容.

1938年,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学讲国学,第一次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它们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之所从出.“六经”的义理历来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

当然还有“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经学是本源,小学是入径.在我看来,经学和小学是国学的主要构成.

国民教育须传道

国学如何与国民教育挂钩?如果把经学和小学理解为国学的主要内容,问题就解决了.前面讲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缺失和价值混乱,实际上就是缺少了“传道”的内容.唐代的大儒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道”的传授放在第一位.“道”者为何?“道”在哪里?就中国文化来说,可以要而言之“道”在“六经”.

“六经”的文词虽比较难读,但我们有传承两千多年的“六经”的简易文本,就是《论语》和《孟子》.孔、孟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义理,由于化作了日用常行的语言和故事,读起来亲切好懂,非常便捷.

“六经”以及《论语》、《孟子》的哪些价值理念,对我们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呢?譬如说“敬”,这里不是指“尊敬他人”的“敬”,而是人的一种自性的庄严,属于信仰的层面,始终不渝,不可动摇.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个“志”,就是“敬”,属于自我心性的内在庄严,当然不可更改,不可屈从,不可变易,也就是不可“夺”也.

“孝”的内核其实是“敬”.所以孔子论“孝”,认为常人以“能养”为孝,但犬马也“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在本质是“敬”.孔子是位实践思想家,对超自然的力量不做过多的评论,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对祭祀活动他是重视的,他的名言是“祭神如神在”.意即在祭祀的时候,要相信神是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时候神是否存在,他没有涉及.换言之,祭祀的时候只有相信神是存在的,才

1 2

关于什么是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国学与国民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师德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个人师德总结

语文教学硕士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

初中化学教师论文

有关教学改革的论文

教师论文评奖

高一政治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改论文

国学与国民教育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