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工程管理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工程管理相关论文范文,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程管理及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组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程管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3.03.021

收稿日期:2012-07-1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刘勇(1980-),男,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jhly1007@163..

摘 要: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与特点,归纳与总结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授课方式、理论和实践课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研究结果应用于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78-04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课程涵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内容庞杂繁多且章节跨度大,具有模块化、专业化的特征.该课程实践性强,“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管理专业教学需求.另外,传统的“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的教学结构体系安排不能反映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与组织、管理并重,“土木工程+管理”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定位.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研究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构筑更为坚实的专业技术平台,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章分析了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在系统识别与阐述工程管理专业定位和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以期有效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强化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契合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技术过硬、管理突出”的人才需求,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及特色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与经济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据统计,近5年59%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1],工程管理专业日益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对于普通高校工科教育定位,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学术界在参照发达国家的基础上,认为工程科技人才除精通本专业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工学基础知识,并对相邻学科有所了解;业界则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范围广,重点不够突出,毕业生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进入企业之后需要重新学习才能胜任工作要求.据笔者了解,一些实践性强的行业(如工程造价行业等)甚至更青睐高职高专学生.

培养模式的争议长期困扰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冲突尤其严重.一方面,专业化、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其职业规划与未来成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是否可以尽快独当一面,是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地位尤其重要.统计表明,虽然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广泛,涵盖施工、监理、咨询、房地产等诸多行业,但其就业重心仍然集中在施工领域[1-2].以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超过70%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工作.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予以重视.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强调施工技术的同时,也注重施工组织与管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施工技术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这不同于一般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与开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高职高专的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相比,本科专业的属性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根据实际岗位问题进行课程组织,也不可能弱化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而强调具体岗位技术或技能的熟练操作.

因此,对比土木工程专业和一般高职高专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管理”的专业特色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同时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这一点在课程学时分配上体现较为明显.通常,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5%以上,这一点迥异于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工程管理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除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局部性规律外,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努力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全局性规律,着眼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与部署、施工方案选择等问题.

(3)“行业能力导向”特征明显.不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专业将“职业岗位”扩展至“行业领域”.也就是说,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不仅是为施工岗位设置,而是为建筑行业设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具备在建筑行业不同岗位(如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4)与其他经济、管理课程联系更紧密.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技术经济、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在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部署、施工组织过程中熟练应用其相关原理.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课后复习,课程结束后再通过对应的课程设计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对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或技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远远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以讲述、投影、幻灯片为教学手段不如在施工现场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本科院校的学生不能像高职高专学生一样通过顶岗实习等手段获取施工过程的感性认识.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成为土建类专业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

2.课程学时偏少,不足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繁多,涵盖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共计16章,且每章节内容均不可或缺.以知识层面而言,课程知识结构涵盖力学、材料、测量、施工技术、网络技术、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为满足教学要求,提升教学效果,必须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据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合理学时(包含实践)应为80学时以上.然而,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多为4学分,64学时[3],课程学时偏少,难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3.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多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误区,工程管理专业亦不例外.具体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工科特性使其“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块课时在16学时以下,有些甚至只有6个学时.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建筑行业长时间处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下,建筑行业

1 2

工程管理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英语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教学课程

初中电教论文

教学艺术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

小班化教学论文

中学教师政治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网

初中物理教师论文

幼教教学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