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语文学科的性质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文教育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文教育及语文教学及语文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文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梳理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命名决定了内容的选择.
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甲辰会试,是最后一次全国性的科举大考,自此以后,一千三四百年的中国科举走向终结.在1903年,清廷即参照日本学制制定了“癸卯学制”,中小学课程除了有传统的“读经”,还加进了“中国文学”(简称“国文”).所谓“国文”,只要是跟中国的语言文字有关的,全可称为“国文”,清末的国文教材,多是讲义性质的,其时中学教材共五册,“第一册‘国朝文’,第二册金、元、明文、第三册宋文,第四册晋至唐文,第五册周秦至三国文,共选文700余篇,每篇有眉批及评述,每册有例言,综合介绍评述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源流及特点.”“国文”这样的命名有一种极大的包容性,意味着只要是中国的文学即可涵括于“国文”的范畴之内,而以时代为纲来编排教材顺序,显然可以使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时代的变化有一个时间性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简洁而深刻的编排.1913年(民国二年)的“癸丑学制”废止“读经”,表示与封建教育决裂,“国文”成为中小学本国语言文字的唯一学科.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后“国文”课改称“国语”.命名的转变,这一“文”转而为“语”,是因为语体文运动,五四运动的先驱们认为文言文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文言文是封建、落后的思想的表征,因此要从语体上扫除文言文,并引进西方的语法体系,希望通过语言的改革推进社会变革,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西方的标点体系正式引进到中国.“国语”的命名直接导致了现在所说的语文的“工具性”这样的提法的出现.国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种工具,能更深地切入现代社会,而文言文只会使学生(国民)远离生活,最终会被时代和世界抛弃,这是整个五四运动的成果,也是其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提法是先进的,也有非凡的意义,促进了社会发展,并促使了封建体制的崩溃.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文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命名上出现了“国文”、“国语”与并称时期,主要原因是保守派与激进派在中国未来方向的选择上的斗争的体现.保守派认为应该要“中体西用”,激进派认为要“西体中用”,最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但文言文中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因此不同命名方式的教材都有白话文与文言文篇目,差别在于所占比例的多少.白话文运动的胜利,最终使白话文在教材中占的篇幅远多于文言文,但历史的吊诡在于,此时的大多数中学教材却以“国文”命名(小学教材称“国语”――中小学教材的命名的差异,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意识的斗争之摇摆).但此时的“国文”已不是中国文学的意思了,在国民党要求各级学校实施“党化教育”背景下,这样的命名旨在强调选文的文化内涵,与现在所说的“人文性”有相通之处.
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全国解放前夕.1945年4、5月间,在叶圣陶先生的提议下,确定中小学教材统称“语文”.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妥协,即汉语与文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并行的.此后,语文就一直在“语”与“文”的两端摆动.叶圣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答滕万林》)这是叶圣陶先生的真实观点.即使是先哲的观点也会随时代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由于解放后很长时间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成为主要的意识形态,因此教材的选文虽标榜“文质兼美”、“适合教学”,但选文却政治味极浓,几乎成了政治学科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吕淑湘、叶圣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应该说,“工具说”在消除长期以来把语文讲成政治课的严重流弊方面,有其历史价值.但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过于重视语法,在教学中过于拘泥于抠词语抠句子,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促使了应试教育的盛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直线下降.再加上时代的形势使科学主义至上,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严重,语文被推入了一种僵化、垂死的境地.1990年代前期,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在全国范围里展开,后来基本上达成共识:“多年来语文界一直存在着语文教育的性质之争,主要有‘工具说’与‘人文说’,经过讨论,许多人都倾向于‘二者不可偏废说’了.”
在语文学科性质调和论之下,教材的编订给人“非驴非马”的感觉.既“工具”亦“人文”,某种意义上说成了不“工具”亦不“人文”.试以人教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例作点说明.文言文部分的选文首先在编排上是有问题的.必修1-5,每册都安排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结果是上一两个星期文言文,学生刚刚有点文言感觉,马上就转向现代文的教学.其实完全可以拿出一整个学期甚至一年来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但马上有反对意见,说是学生觉得会厌烦.我想这种看法不值一驳.首先是提反对意见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信心,其潜意识里是将文言文教学当成字词、句式的教学,从思想本质上说其意识落入了“工具化”,而未能充分发掘古文的思想、文化内涵.再者,提反对意见的人对教学规律缺乏深入理解,一学期中仅一两个星期接触一下文言文,希望文言文教学能取得好的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浅尝即止,缺乏系统性,目前的教材编排的最大问题即在于此.白话文的编排亦是如此,诗歌一单元,小说一单元,新闻一单元,演讲稿
关于语文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
关于语文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语文学科的性质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