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积极心理学毕业论文,关于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积极心理学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积极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股新的研究力量,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它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研究内容,对现代社会发展、个体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对推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学校文化活动,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等具体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很多问题可以逐渐得以解决.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134-0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病理心理学不同,它强调心理学应以积极待人,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一条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崭新的发展道路.
一、积极心理学兴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视野
积极心理学是在当前心理学界各种日趋完善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指导下,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的新兴心理学流派[1].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早已有之,从马斯洛到贾霍达都曾提出过这种思想.但真正把这种设想或思想付诸于实践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2].它将人的主观幸福作为关注核心,以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体系为支撑,构成了积极心理学基本的理论框架.简言之,积极心理学是以个人主观幸福感为中心,注重人的乐趣、参与和积极意义,以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获得一种美好的积极体验的积极情感;同时,强调一个人应该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勇气、善良、感恩等人格力量.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可分三个层次,大到国家制度,小到每个家庭关系,主要强调培养公民的美德.[3]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们指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4],因为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关注到了人类的一些消极的表现特征,如精神疾病、人格变异、暴力及酗酒等问题[5],而对人类生来就具备的一些积极品质和特征,如善良、热情、勇气、感恩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就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对于人类而言,生活中并不总是存在困难和不幸,心理学不应紧盯住人类遇到的苦难和问题,至少解决问题、摆脱不幸不是心理学唯一或根本的任务.心理学应该有比治疗或解决人类的问题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激发人类潜能,释放人类的正能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心理学,而是对传统心理学予以补充和完善,使传统心理学的核心主张更加充实合理,以适应于人类的心理状态.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其教育观念、个体差异认同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面,它有着传统心理学不具备的优势.就教育观念而言,积极心理学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个体能够变被动等待为主动的调节和适应,以顺应与不断发展的变化的环境,并能够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而这些内在的变化与体验就是个体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源,会转换为个人的能力和生活态度[6].在对待个体差异方面,积极心理学认同和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思维、记忆、语言及情感等诸多方面,人类并非是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是个体成为个体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尊重个体,积极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的认同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并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培养积极品质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的积极品质、创造力及适应力的挖掘与激发,更加注重在顺境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在逆境中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获得幸福与快乐,最终使人更加幸福和快乐.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新探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相对标准的样式,包括相对规范的教育内容、活动形式以及在某种理念的指导下,描述教育过程、介绍教育组织形式.在国内,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学者们认为大致可以归为四类: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
积极心理学模式是指在积极心理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理念的指导下,保留各种教育模式的可取之处,形成重在关注积极品质的教育方式.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切入点,一是从理论层面来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深度;二是从具体实践上多种手段来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宽度.
1.理论层面:以积极品质关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主旨和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以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要的内容[4].积极的人格是我们人格的动力,在抵制消极人格破坏作用的同时,能够提升我们的适应能力,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构成积极人格的要素,包括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等.
2.实践层面: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第一,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开设不同的活动,在中小学可以开设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比如悄悄话信箱,心情黑板报等[7].在高校中,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生活感悟交流会、心理剧比赛等活动,利用大学生个性十足、感受性强、探索心强的特点,自己开发活动,领悟活动的主旨,提升自身身心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二,建立积极的朋辈互助关系.很多的调查结果显示,个体更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校园内的同龄朋友是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源泉,并且朋辈互助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帮助的关系.这种关系会减少对咨询师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建立积极的互助关系.在互助过程中,帮助者努力形成一种积极关注、放松、安全的氛围,并对被帮助者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互助关系也使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新的认识,接受度扩大,效果得到优化.第三,落实、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前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不良事件日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价值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