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类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其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每一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研究的问题.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134-03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内容,这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首次通过正式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003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课程.长期以来,很多高校把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式,这种做法与《基本要求》并不一致,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发挥好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本文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在课程目标上,从预防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课程目标决定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课程目标的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分歧,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作用.关于课程目标的设置,目前主要存在理论化与技能化的争论.理论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技能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技能型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现实社会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具体方法对大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理论化与技能化的课程目标设置都强调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辨识与解决,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与讨论的主要内容,以心理问题的预防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性教育,因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有的效果,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到实践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中对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过分关注,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幸福的科学.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80022.html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以及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的层面上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张是: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

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营造充满心理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积极应对问题,主动适应社会,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积极心理学注重发展与培植积极力量的价值目标引领下,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爱、宽容、责任、希望、友谊等积极因素,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体验,只有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二、在课程内容上,从心理学主导向学科间整合转变

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课程内容也处于动态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教育能够回归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科整合的依据在于社会的整体性和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这就要求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学科整合之路.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从知识模块来看,大多包括环境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恋爱、学习等内容.显然,课程内容偏少,难以实现课程的预设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设目标,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仅仅依靠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支柱,从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要求,是心理知识的普及,也是一种心理学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心理教育本身源于哲学,心理学为了摆脱哲学的束缚曾经走了很长的路,但心理学以及心理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哲学,甚至重要的心理教育&

1 2

心理健康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英语教师师德演讲稿

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

高职教师发表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叙事

小学英语教师评职称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论文

教师师德建设

化学教学杂志

小学教师师德自评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