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摘要,关于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隐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的载体就是教育者创设的这种“环境”.隐性教育创设的“环境”,作为教育客体“创造”着教育主体,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隐性教育犹如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教育主体在森林中自由漫步时,身心在无意识中得到净化.教育主体的内心需求驱动着自己置身于教育客体(即“新鲜空气”)中,体现了接受隐性教育的主动性.因此隐性教育对学生施加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影响、引导,尊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内在规律,逐步缓慢的感染影响着思想意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慢慢积淀形成学生稳定的人格和思想政治素质.3.影响持久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584460.html

教育工作者有时会感叹:学校对学生开展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学生形成的思想意识要么在面对某些社会现实时顷刻间崩溃,要么在毕业跨入社会后很快消磨殆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能持久成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实难题.但是隐性教育却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隐性教育主要是促使教育主体自身得到内化,形成稳定的心理意识.这种稳定性往往能长期维持,甚至能影响学生一辈子.有时隐性教育是长期持久的过程,能够使教育主体形成深刻的烙印,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实践证明:受教育者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教育的效果是成正比的,受教育时间越长,则教育效果越好.[9]有时隐性教育是短暂的顿悟过程,但这种顿悟是教育主体思想的质变和升华,将深深固化在教育主体内在的意识结构中.无论是持久过程还是顿悟过程,隐性教育效果的突出特点就是稳定性和持久性.隐性教育涉及的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复杂的因素体系.教育主体在面对隐性教育的复杂信息时,自主的做出选择.信息越复杂,选择的自主性越大,教育效果就越持久.

三、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教育策略的选择是重要原因.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策略失当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隐性教育实践中,由于不重视教育策略的选择,尽管隐性教育的内容生动、措施明确,但是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认真思考能够提升隐性教育效果的策略.

1.回归生活策略

“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生活的建构.”[10]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是学生所选择的生活价值,价值观的形成指引着生活的方向和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应当积极引导他们的生活.首先隐性教育目标要指向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隐性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只能通过社会生活教育引导他们.再次隐性教育结果要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只有实践证明所形成的生活价值是正确的或者合适的,学生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要通过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道德思想及理想的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信念人格化.[11]相对当前一些显性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脱离生活的倾向.但隐性教育如果能够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能保证学生思想观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站在高于一般社会生活的高度引领和推动社会生活朝着更高水平的道德境界发展.

2.价值澄清策略

价值澄清策略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策略首先反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灌输和说教,注重通过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了解教育客体蕴藏的复杂信息,自主反省和抉择,澄清道德价值,并内化到自我价值观中.对于教育者来说,隐性教育首先要体现足够多的教育信息量,不能仅是某一种道德价值观,要提供几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道德价值观,这是实施价值澄清策略的基础.其次要激发价值澄清的动力,一方面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省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天然具有探索新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强烈欲望,面对不同的道德价值观能够主动分析、判断、抉择.再次价值澄清的结果是提升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隐性教育中隐藏着教育者期望的所谓正确的道德观,学生通过价值澄清可能将正确的道德观完全内化到自身的价值观念中,也可能抉择的结果与教育者期望的道德观有一定偏差,但是价值澄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价值澄清能力的提升过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能力的提升为学生面对更复杂的情境做出更加正确的价值澄清提供了可能.价值澄清策略能够形成平等的教育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皮氏效应策略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期望效应,是受教育者因教育者的信任和期望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结果往往趋向于教育者的心理预期.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提升隐性教育的效果.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学生心理预期不同,学生自我认定往往也不同.教育者可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赋以不同的心理预期.对少数菁英学生赋以最高的心理预期.如有的学校开设菁英班,实践证明菁英班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朝着成为精英人才预期的概率大大高于通常教育预期.对大多数学生赋以高于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如果对所有学生都赋以最高的心理预期,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太好,因为期望所有学生成为精英人才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任,也就丧失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者要把握合适的“度”形成对普通学生的合理预期.如期望普通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在这种期望效应的影响下,公交车上学生主动让座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社会民众.对少数教育

关于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者认为的“不良”学生,也可以应用皮氏效应策略.所谓“不良”学生面对灌输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但隐性教育对于他们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利用“不良”学生比较仗义的特点,期望他们成为承担一定责任的角色,然后逐步提高角色承担责任的要求,实践证明,不一定每一个“不良”学生都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相当数量的学生能够得到转化,逐步朝着预期的方向良性发展.


怎样撰写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论文
播放:36907次 评论:3998人

参考文献

[1]刘鑫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哲学思考.江苏高教.2011(2).

[2]王瑞荪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4]沈嘉祺.论隐性教育.教育探索.2002(1).

[5]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

[7]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1 2 3

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教师评职称发表论文要求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

小学音乐师德论文

教师毕业论文

幼儿教师学院

特教论文投稿

小学教师师德表现总结

幼教音乐论文

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