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基于课堂教学与考研指导矛盾消解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政治理论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基于课堂教学与考研指导矛盾消解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理论及课堂教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研究生的考试课程.如何在教学中适当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既是一种教育关怀,又是一对矛盾.采用“渗透式”与“答疑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渗透考研指导,利用答疑解决学生疑问,以此构建矛盾消解平台,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深造的需要,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认识,促进教学实效.
[关 键 词]课堂教学;考研指导;渗透式教学;答疑式教学;矛盾消解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4-0055-03
考研是大学生学习深造和学业进步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是教育关怀的一种体现,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是研究生考试的重要科目,教学中存在考研指导的客观要求.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是考研指导与培训课程,在教学中进行考研指导必然遭遇课程目标与学生考研需要之间的矛盾,对此矛盾的消解能够维护学生学业成长与课程目标实现之双重利益.笔者经过探究,认为采用“渗透+答疑”的教学模式可以建设矛盾消解平台,促进学生学习.
1“渗透+答疑”教学模式的概念
“渗透+答疑”教学模式是“渗透式教学”与“答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简称,是由教师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考信息适时、适度渗透于教学之中,并有效解答学生学习疑问的教学模式.
“渗透”即事物之间的交融,在社会学领域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从自己的领域逐渐进入其他领域,和其他事物共生共存、相互影响.此处的“渗透式教学”特指将考研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考研指导,是满足学生学习深造的客观需要,其本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答疑式教学”即“学生问、老师答”,就是教师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教学内容由学生提出的问题组成,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的的实现有两个依靠:一是学生能否提出问题,二是教师能否解答问题,两者缺一不可.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答疑式教学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就是“灌输”,强调教师“讲”;“答疑”则是“解惑”,关注学生“问”,后者比前者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果,因为“尽管讲授者可能正在使用一个有效的组织,但是无法肯定他的讲授对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同样的效果”[1],“答疑式教学”却能根据学生的问题反馈检验效果的实现.
比较两种模式,教学交往中信息传递的方向、问题的主动解决、主体地位的发挥等各不相同却构成相向运动,相互对应支撑,互相弥补不足,故提出“渗透式教学”与“答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与课程目标正常实现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将与考研有关的
政治理论有关论文范文集
2“渗透+答疑”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2.1现实依据:国家的人才培养方针
国家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学生积极深造、加强学习,并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学生的学业成长创造条件.立足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均已成为研究生考试科目,教材也成为重要的研考复习资料,学生要在课业学习时准备考研,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动为学生学习深造提供指导和帮助,服务学生学业成长,这是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相互统一.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为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等理论素养服务,不能把课堂教学直接作为考研指导,否则,不仅违背国家教育方针,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发展利益也是莫大的伤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渗透+答疑”教学模式可以较好的消解冲突,既不破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也能向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服务,一举两得.
2.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人与社会都有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总是基于一定的生活现状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而且,人的需要在人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并通过实践赋予事物价值和意义,“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3],不能否定学生从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评价他们参与学习的课程价值.不仅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能否成为社会教化,也在于理论是否满足社会及其个体的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双重任务,而“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首先‘从自己出发的’”[5],这是所有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心理基础,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学过程的实际关怀和具体帮助,他们才能在心中生成对教学的信任和支持,主动优化学习态度、习惯、意志等学习品质,自觉塑造、培养社会主义情感,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当提出“渗透+答疑”教学模式这一命题时,“功利化”、“实用主义”等概念确实引起过犹豫,但先哲曾言:“作为确定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中产生的”[5].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探究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学业成长搭建教学平台.
3“渗透+答疑”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教学无论如何进行,其目的都在于为学习过程提供服务.”[6]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式教学”与“答疑式教学”各有应用策略,既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3.1“渗透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渗透式教学”的有效应用,一要解决“渗透什么”,二要解决“如何渗透”,前者是认识层面,后者是实践层面.认识不明确,教学逻辑就不清晰,“渗透式教学”就无法有效进行;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渗透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渗透什么”——这是“渗透式教学”实施前教师必须明确的认识问题,即有的放矢,渗透与研考学习有关的信息.
(1)渗透课程地位与研考的关系,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关注.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之初就要明确告知学生课程地位与研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考试公共科目必考课程,督促学生立足
政治理论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基于课堂教学与考研指导矛盾消解的教学模式与策略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