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本科生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石油工程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本科生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石油工程及石油工业及学生创新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石油工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识和最新进展结合本学科知识与学生相互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00370.html
2.注重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多样化、现场化.在教学方法上,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子图书馆、CAI、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条件辅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概念,是教学更加切近工程实际.
通过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适合自己

石油工程类论文范文检索
3.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石油工程学院努力营造政策环境,建立一系列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具有推动作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制度.
(1)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是石油工程学院为加强培养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活动,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浓厚本科学生学术气氛,促进学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基金.基金旨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重点扶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科研、有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项目,并成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的管理机构.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石油工程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2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建立实验室对本科学生开放制度.由实验室提供仪器,还学生的自由空间、时间,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实验环境和条件.着力改革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涉及型实验,更多的将工程技术、工程概念渗透在实验内容中,并且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独自编制实验方案,独立完成试验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熟练实用相关专业设备及仪器,且允许学生自拟实验课题,实验室提供试验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工程与创新能力.
4.探索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与产业影响,切实落实学生的校外工程实习条件.目前已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在华外国知名石油企业签约挂牌或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后,到油田科研院所、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石油生产实际的认识.
学院通过创新基地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的作用,同时带动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5.初步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早已习惯于用成套的内容和单一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渐变的标准化、程式化、单一化,学生没有独立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高校就有必要偏向创新意识来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其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在考试方式上实现多样,另一方面是实行能力评价,实现评价科学化,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学生成绩评价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急需高级复合型人才.本科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必须使每一个师生员工把思想统一起来,对我校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想,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来看,要在石油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M].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美]吉尔福特JP.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唐晓杰,等,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17.
[3]岳晓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5~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级重点教改项目《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及配套机制研究》(编号Z11064,2009-2013),负责人:孟英峰李皋
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资助
作者简介:李永杰(1964-),汉族,重庆,副教授,从事欠平衡钻井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工作.地址:(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油工程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本科生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