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实验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化学实验方面论文查重软件,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化学实验及探究式教学及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化学实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验准备、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的书写等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应用型本科;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
作者简介:宫贵贞(1973-),女,河北临城人,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讲师;储济明(1970-),男,安徽潜山人,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徐州22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GJ127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51-02
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其培养的人才介于研究型与职业技术型应用人才之间.[1,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和研究能力,属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将来的工作中要求具有较强的行业应用能力和以专业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3]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课显得尤其重要.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化学教学的成败及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所以非常具有挑战性.但目前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全包式”,即教师把实验的一切都准备很充分,教师把理论、步骤、现象讲解的很透彻,学生听,然后照着教师讲的及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完全束缚、限制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思维僵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操作者,很难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大大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的兴趣.鉴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目前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弊端,急需进行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一个实验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查阅相关知识和仔细观察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去查找相关知识,同时使自己有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去动手操作的欲望.这正是探究式教学的精神和理念,所以在化学实验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以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实验课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措施.药物化学实验是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第七学期的一门专业实验课.学生马上面临做毕业设计以及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该门实验课采取探究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锻炼,毕业后能及时适应岗位需要和激烈的竞争.
这篇论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01833.html
1.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课争取上好第一堂课,给学生分析实验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重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实验课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是混学分.认为实验课不重要,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就是按教师要求和课本上的操作步骤做一遍,走出实验室即忘记了今天做的什么,有哪些需要掌握的.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意识到理论课上学到的,实验课同样能学到,但实验课上能学到的东西,理论课上学不到.学生思想意识发生改变后,自然就激发了求知欲,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会主动配合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实验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把实验需要的一切材料、仪器都准备好,第一个环节学生完全不参与;实验过程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的,学生独自完成的仅限于第三个环节.这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学生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数据处理,这与理论课教学相差无异.适当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部分实验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对实验有感性认识,对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大有好处.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体谅到教师准备实验的辛苦,怀一份感恩之心,从而使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素质和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
3.课前预习
实验课的预习环节往往被学生所忽略,要么根本不预习,要么就是机械的预习,简单的照着课本抄一遍,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应加强预习环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要熟悉实验书上的理论、方法及步骤等,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主动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探索、研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加工信息,从资料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学生做实验之前已对实验的理论、步骤了然于胸,做实验就会得心应手,可能会观察到一些与预料不同的现象,又可激发学生去探索出现新现象的原因.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查一定要落到实处.比如提问问题,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争相回答;同时进行预习报告的书面检查.预习效果直接与期末成绩相关,这样会大大调动学生的预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化学实验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5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4.
关于化学实验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把理论、步骤、现象等进行讲解,学生照着教师讲的及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笔者通过与学生转换“教”与“学”的角色,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试讲,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5.实验过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指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数据及有关现象,并善于思考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如在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中,观察实验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很具有挑战性.实验中,用到几种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并且交替滴加77%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酐.每加一种物质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以及在提纯过程中不同pH条件下析出的固体是什么.前两次在交替滴加77%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酐时,加入乙酸酐反应液会变成乳黄色糊状物,当间隔5min加入氢氧化钠后,糊状物溶解变为亮黄色溶液.当到第三、第四次醋酐和77%氢氧化钠溶液交替加入时,现象又有所不同.加入乙酸酐后开始无糊状物生成,溶液呈黄色,随后溶液变浑浊,乳黄色糊状物生成.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入,糊状物逐渐溶解,完全溶解后,溶液呈黄色.醋酐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会引起溶液pH值变化,而磺胺的PKa值
关于化学实验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