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程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异步教学视角下形成性考核作业评阅质量调查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远程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异步教学视角下形成性考核作业评阅质量调查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远程教育及经济数学及政治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远程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0\&3.72\&.21\&2.87\&.28\&经济数学基础\&2.89\&.11\&3.08\&.07\&.00\&.00\&企业集团财务管理\&2.87\&.27\&4.00\&.00\&2.12\&.29\&政治学原理\&1.96\&.04\&2.57\&.00\&3.02\&.06\&](三)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分析
标准差是样本数据方差的平方根,衡量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误是样本均值的标准差,衡量样本均值的离散程度.从表3的四次评阅情况来看,文科第一次作业评分的平均分较高(为3.03);从统计结果来看,文、理科第一次作业评分的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文科标准差0.854,标准误0.81;理科标准差1.350,标准0.185);说明所有科目第一次作业评分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较小.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期初学生学习较认真,教师评定分数总体分值较高,学生之间的分数差距不大,之后由于学习松懈和一定的流失率,教师评定分数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方差值也逐渐增大,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更要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通过对形考作业的评阅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和监控,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
表3个次作业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分析
[\&均值\&方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作业一评分\&文理\&1\&3.03\&.74\&.86\&.08\&2\&2.66\&1.64\&1.28\&.14\&作业二评分\&文理\&1\&2.46\&1.58\&1.26\&.12\&2\&2.63\&1.58\&1.26\&.14\&作业三评分\&文理\&1\&2.46\&1.58\&1.26\&.12\&2\&2.23\&1.87\&1.37\&.19\&作业四评分\&文理\&1\&2.46\&1.58\&1.26\&.12\&2\&2.21\&1.82\&1.35\&.19\&]
四、结论
远程教育起源于1840年的函授教育[10],在函授教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书信指导”作为唯一的教学指导手段,不可避免地造成时间延迟,其直接后果就是函授教育的失败和消亡.提升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教师评阅方式的改善和评阅质量的提升,缩短教与学信息反馈时间,是网络时代解决异步教学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以下几项措施对于加强形成性考核评阅质量监控,提高实时信息反馈速度,提升对远程学习者的指导与服务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02425.html
对形成性考核工作进行评价,加强实施管理
有些教师对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评阅形考作业册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多数仅有评分和简单批阅,没有严格按照中央电大文件要求执行.学校应定期组织形成性考核工作专项检查,通过对形考作业册评阅质量(学期中和学期末)及批阅效果的评价来强化辅导教师对形成性考核重要性认识,通过加强形成性考核实施过程管理来保证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业绩考核和奖惩辅导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保证形成性考核落到实处的关键.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存在对形成性作业马虎搪塞,相互抄袭,迟交补交等现象,有责任心的教师应在形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帮助学生分析错因,并提出鼓励性建议.学校应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强化辅导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表现出色,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进行奖励,树立敬业爱岗的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科学设计形考作业内容,提升作业质量目前,形考作业册本身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教师对待形考作业的态度.形考作业在内容上应根据成人在职学生的特点从复述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方向转变,避免机械性背记的题型设计而注重理解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设计上应从以客观性题型为主向以主观性题型为主转变,在试题设计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四)发挥网络优势,发展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
纸质形考作业册存在易抄袭、教师批改后反馈不及时、不易长久存档保存等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优势,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课程形成性考核,开发过程中注重教师评阅与技术本身的优势互补,既给教师评阅提供较大自由度,又能为教师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真正实现评阅信息反馈及时、反馈形式丰富灵活、反馈内容多种形式呈现等网络功能优势.
[参考文献]
[1]蒋国珍.异步远程教学说的理论缺陷及其对实践的困扰[J].中国远程教育,2007,(2):11-12.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7-218.
[3]MichaelSimonson.TeachingandLearningataDistance-FoundationsofDistanceEducation[M].2000:140-144.
[4]Scriven,Michael.Themethodologyofevaluation[A].InGredler,M.E.ProgramEvaluation.(61-73)NewJersey:PrenticeHall,1996.
[5](美)B·S·布卢姆,王纲等.教育评价[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4-91.
[6]Sadler,R.FormativeAssessmentandtheDesignofInstructionalSystems[J].InstructionalScience,1989,(18):77-82.
[7]Clarke,S.&McCallum,B.GillinghamPartnershipFormativeAssessmentProject[R].UniversityofLondon,2001.http://.aaia..uk/pdf/Gillingham3.pdf
[8]吴昌提,林菊芳,陈宁红.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66-69.
[9](英)理查德·弗雷曼,蒋国珍译.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85-100.
[10]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徐刚,助理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100031).
李静,助教,首都师
关于远程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蒋国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信息管理处处长
(100031).
责任编辑日新
关于远程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异步教学视角下形成性考核作业评阅质量调查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