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结对编程在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实践教学方面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结对编程在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及驾驶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针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结对编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分析了结对编程的特点、结对原则和实施要求,并与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结对编程能有效降低Bug出现频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
【关 键 词】结对编程: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122-05
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毕业生具备教书育人的良好教育理论素质和技能:二是要求毕业生具备胜任所从事岗位的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仅被看作是一种辅助性和验证性手段,导致出现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重思维能力,轻动手能力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随着师范院校就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毕业生不仅可以选择当老师,还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信息技术等操作能力较强的工作.针对河南省4所师范院校的一份调型结果显示:计算机师范生只有34.7%的学生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其中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只有29.68%的人愿意从事计算机教学.由此可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师范院校的迫切要求.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应该着力培养“教师+IT工程师”新模式的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实践型人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编程能力、践行软件工程思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则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目标,因此,各院校均将实践教学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创新等方面,实践操作方式大体分为独立完成和团队合作两种.但是不论哪种方式,都存在不足:独立完成方式开发周期长、开发效率低、Bug出现频率高,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不利于践行软件工程思想:团队合作方式无法保证团队成员均能各司其职,无法达到全面发展,并且存在着“窝工”、“吃大锅饭”等现象.往往团队中只有小部分人真正动手编程,其他人员仅仅是借用团队实验成果达到实验或考核目标.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利用结对编程思想来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式的方案.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一结对编程概述
结对编程的定义为:两名程序员合作开发同一产品模块(设计、算法、代码),这两名程序员分别扮演“驾驶员”和“导航员”的角色,共同思考问题,共同负责产品模块的各个方面.“驾驶员”控制鼠标、键盘并编写代码,“导航员”主动持续地观察和辅助“驾驶员”的工作,找出代码的缺陷,思考替换方案.结对双方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进行周期性的交换.任何时候双方都是平等活跃的参与者,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两者共享所获得的工作成绩.
结对编程是极限编程12个最佳实践中最重要原则之一,是团队设计的基础,它与传统的开发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开发过程中,每个开发人员负责系统的一部分开发任务,各自分工,互不干扰.而结对编程是两人结为一对,共同完成同一个开发任务.两人在同一台计算机面前进行编程活动,“驾驶员”进行操作编码,“导航员”观察代码并考虑设计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时,暂停编码工作,双方讨论解决.结对者的角色根据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和交换,包括与其他结对小组交换成员.
结对编程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发展,多数软件企业因其具有可以减少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代码质量高、有利于交流学习等优点而积极采用结对编程.也有一些企业对其持反对态度,主要理由是认为结对编程浪费人力资源、对程序员要求太高、公司人手短缺等.高校教学中应用结对编程思想的目的与软件企业采用结对编程的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在1999年犹他州立大学做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虽然结对组在最初阶段比独立工作的学生完成同样任务花费的时间更多,但很快结对组花费的时间大幅度下降,而独立工作的学生需要花费比结对组更多的时间来达到相近的代码质量.国外研究显示,教学过程中采用结对编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自信心、学习兴趣、代码质量和学习成绩.国内研究表明结对组的共同学习失败率小于独立学习失败率,采用结对编程进行实践教学的班级普遍在编程能力和质量上优于采用传统实践教学的班级.而且,结对编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但是,目前针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特点的结对编程研究还很少.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06460.html
二实践教学改革中对结对编程的要求
综合考虑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改革中践行结对编程从工作环境、项目选择、结对原则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1工作环境要求
由于结对编程工作模式是两人坐在一起共同完成程序的设计、编程和测试,因此需要将传统的“一人一桌一机”的工作环境改造为“两人一桌一机”环境,使工作台和设备的摆放便于结对搭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了不影响其他结对组的工作,最好将工作环境设置为隔断式空间.如图1所示.
目前,大多数软件公司的工作环境与图1类似(传统开发仍然是“一人一桌一机”),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未来实习或工作单位的工作环境.
2项目选择
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课程实验,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最好的方式是项目驱动式.考虑到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编程素养,功能全面、业务逻辑复杂、代码量庞大的大中型项目并不适合作为实践课题,而通常情况下只由一人工作几天甚至半天即可完成的微型项目也不能起到锻炼技能的作用.因此,团队结构简单,开发人数在4~6人,代码量在18人月以下,项目目标简单,不需要与周边系统集成,对系统高可用性要求一般的小型项目是最佳选择.同时,宜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业务逻辑比较熟悉的小型项目进行实践,如单机版游戏开发、多媒体教室预约管理系统、单词记忆软件等.3结对原则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改革中的结对编程除了满足基本的原则外,还应突出以下几点:
(1)按照编程水平高低,将学生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级别,因此结对组合有“高级+高级”、“中级+中级”、“低级+低级”、“高级+中级”、“高级+低级”、“中级+低级”几种形式,为了达到学习和提高的目的,应该优先选择“高级+低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力求达到高手培养新手的“帮带”效果.
(2)结对编程的双方有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应该让学生尽早“结对”,争取在实践项目开始时,结对双方已经有多次合作经历.因此,在课程实验阶段,就应该让学生自行寻找“搭档”,并经常更
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结对编程在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