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类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青年教师类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青年教师及师德修养及青年教师师德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青年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坚持正确教育理念的动力源泉.为此,倡导青年教师将教师事业摆在第一位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切实需要.(4)青年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教师高尚姿态的体现和教师灵魂的发散,教师总是通过个人人格魅力来向外辐射“正能量”以感染人和引导人.因此,教师高尚的人格才是其行使“师道”的必备要件.教师的人格如同战场上的帅旗,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和集结力.那么何谓高尚?笔者认为,高尚的人格可以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是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可以是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可以是热情洋溢的教课情绪,也可以是清新幽默的话语.总之,教师的人格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它是一个综合了职业道德要求和自身思想品德的“聚合体”,它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闪亮、最至善至美的东西.2.师德强调青年教师应具有的职业行为规范
(1)青年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展开的一项社会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受教育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在此前提下,才能建立科学、平等、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活动中那种“施”与“受”、“教”与“学”的快乐.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总有学生对于教师的施教过程“逆来顺受”或“坚决反抗”,使得师生双方变成了一种对立矛盾.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互相尊重、积极沟通、相互交流,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放在首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和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
(2)青年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教学器材的缺乏和教学手段的限制,一般只能采用照本宣科和“机械填鸭式”教育,但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甚微.新型的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素质的参差不齐的现状,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这既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是教育工作者师德修养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受益,使受教育者在获得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基本操作能力.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一套教材或一种教育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在此情形下,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或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方式,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为不同类群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拘泥于具体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达到使每个学生最大幅度提高的教学目的.
(3)青年教师要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受到了诸多西方不良风气的浸染.譬如对歌星、影星的“偶像崇拜主义”,经济搞活后对金钱疯狂追求的“拜金主义”,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不劳而获的个人“享乐主义”,甚至现阶段出现的对社会不良现象盲目愤慨的“仇富、仇官主义”.种种的不良现象的出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雏形到成熟、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一些负面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无法避免,但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青年教师,对于不良风气首先要摆明个人立场并且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同时,应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不良事件本身、如何揭示不良风气和不良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青年教师在与不良风气做斗争的过程中,既升华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检验了自身的行为准则,同时也为身边同事和学生做了楷模,具有一举多得的效应.
(4)青年教师要主动拓宽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给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方,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受益程度.知识作为一种物质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因此,鉴于知识具有相对的可变性,教师不但要有宽基础、广口径的知识源,还要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自身是否有能力去甄别、合理取舍知识也体现了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问题.因此,当代社会已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拓宽自身知识结构并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误人子弟,不辜负社会、家长和学校对教师的期望.
(5)青年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师”之作用身教重于言传.“师”之典范、“师”之表率皆体现在一个“范”字上.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会非常自然地把教师的行为看做教师真实思想的外在表达,会以教师在课堂内外表现的行为作为评价一个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天花乱坠而课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的话,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会一落千丈,其为人师表的作用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必须“先正己,再正旁人”,“先善己,方善人”.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做到“身心合一”才能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因此,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优秀人格、了解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才是具备了师德修养,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
四、结束语
教师师德修养概括起来包括思想道德层面和行为规范层面两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既互相影响也互相渗透,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作为指引,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师德修养.同样,没有合理的和受约束的行为规范也不能对思想道德层面起到促进与升华作用,也不能形成和完善师德修养.因此,作为师德修养中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校大力倡导加强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前提下,青年教师理应把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从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落实自身道德修养,从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体悟师德修养,将师德修养落实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内化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论语·子路[EB/OL].[2009-07-27].[2012-03-28].http://wenhua.youth./wx/gdwx/js/200907/t20090727_967318..
[2]孟子·离娄上[EB/OL].[2009-07-27].[2012-03-28].http://wenhua.youth./wx/gdwx/js/200907/t20090727_967881..
青年教师类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