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相关论文例文,与心理学视角解读“宋思明”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心理学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心理学视角解读“宋思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及广播电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高峰体验,这是一种难得的快感.从这个角度讲,“宋”是幸运的,因为无论在任何领域,能够体会它的人都会觉得是种幸福,而追求这种幸福是人类的本性.罗杰斯认为,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虽然在具体情形,“实现”因人而异,但仍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总结.一些实现过程下出现的普遍特征是:可塑性而非僵化性,开放性而非保守性,自律性而非肆意性[4].“宋思明”的“实现倾向”多少有悖于以上特征.也许冥冥中他渴望实现些什么,却没有能力把握好相应的尺度,甚至戴了虚伪的面具,肆意地放纵自己.任何违背规律的行为,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灿烂、逍遥自在,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宋”以意外的方式离开,是必然中的偶然.“宋思明”的结局形式上是悲剧,但他毕竟得到了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倒叫人如释重负,有了一些欢喜的味道.无论是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原型”,还是行为主义的“外部环境”、“社会学习”以及人本主义的“高峰体验”和“实现倾向”,面对“宋思明”的离去,都已失去探究的意义.如果“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命题成立,那么由它推导出“凡是不合理的就应该消逝”这种说法无疑就是正确的——大概这也是作者的心声.
“蜗居”不是悲剧,只是社会现状的真实描写;“海藻”不是潮流,只是借她给当代人一个警示;“宋思明”不是潇洒,为所欲为终不会有好下场.“情”与“理”都是好“东西”,若是能成为好姐妹,做到珠联璧合才是一种智慧,是这个时代的大智慧.“宋思明”之辈需要,每个公民需要,中国最需要.
参考文献:
[1]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秦龙.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4]RobertD.Nye.三种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晓飞(1978-),女,河北万全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
心理学相关论文例文,与心理学视角解读“宋思明”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