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汉语言文学类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汉语言文学及社会发展及中文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一个基础性文科专业,其应用性却常受到质疑.传媒学院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院校,对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 键 词: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43-02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辨析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一,它承载文化熏陶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代代的中文学子,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成果,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实施到社会中去.第二,重视基础,夯实基本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固然不如新兴专业重实用技能,但重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这为学生打下功底、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适应面广,融贯形上形下,为学生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中文专业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搭建一平台.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体现.谈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是一种“情商”的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他的功利性、实用性.(1)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定位.目前社会提出了多规格多类型的中文学科人才需求,且更多的是以中文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人才.(2)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所培养的单一模式的人才规格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途径.(3)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发展动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地方经济直接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汉语言文学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传媒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对传媒学院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传媒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办学的新型办学实体.办学历史虽短,却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传媒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其培养对象与一般高校迥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必然有别于普通高校.传媒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也有着现实的依据.受传统“学而优则仕”和重学术轻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型人才为己任,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培养模式陈旧、办学层次较低、师资水平有限等现实令高职难以担当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三、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建立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点上.任何专业的应用性都在专业基础上增强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把这一原则应用到传媒学院的实践中去,本人结合厦门大学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1.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即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工作者.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所谓“一岗定终身”的现象趋于消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专才型”,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传媒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基础扎实、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两头、重内涵,即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如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
2.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应该是:课内外紧联系、校内外相结合,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本科教学专业实践的环节总时数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并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实习带队教师的遴选、培养,真正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
3.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这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10094.html
4.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传媒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不仅要充分挖掘校内有效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更要发挥传媒学院学生活动能力强、参与意识重的特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传媒学院中文系学生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中文系成立之后,各类代表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利于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承载着人类对完美精神的孜孜追求,又服务于社会科技能力的
汉语言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黄践.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44-45.
[2]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145-147.
汉语言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