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提纲,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就业指导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归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些针对
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本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企业;政府;和谐社会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大学毕业生数目突破历史新高.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相似之处: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作为高学历却低收入的大学生群体,其生存环境却令人堪忧.这不仅影响着舆论对受教育与否的观念,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同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数量及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激烈竞争.“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前一个问题较易解决,而就业问题较难解决,这正是多年来我国对是否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千名硕士竞争上岗卖猪肉,还是数千毕业生挤破头皮竞聘挑大粪,只因为该工作是公务员岗位,被视为一劳永逸的铁饭碗.这似乎给世人一种心理暗示:文凭贬值、知识无用.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正以诸多事实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理性思维.人们禁不住要发问:“这是社会发展趋势,还是某一时期的假象?”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培养,而较少考虑毕业生的出路,这导致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相脱节.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高校办学质量、效益和社会舆论的评价.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专升本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0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11113.html
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一定程度的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数量剧增而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然存在,影响了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使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日益苛刻;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素质结构存在欠缺、能力低下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仍处于初级阶段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计划经济的影响.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人们观念里,很大程度上崇尚“学而优则仕”,也造就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风气与舆论传统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使进入新社会,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也难以一下子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加之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高校实行统招统分政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就业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也就缺乏必要条件.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重知识灌输,轻实践,乏能力的教育,缺乏必要的科学系统的职业培训和指导.由于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初次就业单位不合适、一次就业成功率低等因素都不利于毕业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工具性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很多大学生甚至毕业前夕仍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甚了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主体潜能的开发程度与主体需要的层次性相对应.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展开,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当下就业,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
3.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过度教育是指人们的实际教育水平超过了从事实际工作需要的教育水平.过度教育的出现并非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已经达到了绝对饱和状态,而只是一种局部结构的过度.一方面是区域性过度,广大农村和中西部人才缺乏,东部人才相对饱和;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专业之间的结构性过度,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部分专业人才严重过剩,例如出现冷门和热门专业等.
造成大学生就业现状不佳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社会制度制约下的家庭教育.大学生们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代,在大肆扩招的时代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习惯于别人安排好一切,习惯于父母的宠爱、夸奖,不习惯于面对生活,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能力有欠缺.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形成科学、系统、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科学设置与就业相关的课程.高校要科学设置本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将纳入教学计划,与学业教育同步进行,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育体系.对一年级学生而言,重在唤醒他们对职业的谋划,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期望,并通过具体的心理测试,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思考未来,认清自己的不足.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
2.完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的滞后,机构能力建设落后,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持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完善就业服务机制,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讲座,为不同年级的在校生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课程,为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基本素质、个性和能力的综合评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奋斗规划,提供择业建议,指导撰写个人简历等.
3.精心设计见习制度.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需要多项配套政策跟上.大学生不缺创业精神,但是高等教育长期以知识教育为主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操作上的训练不足,其创业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设计和建立有效的见习制度,帮助大学生培养各种能力,获取更多经验至关重要.
4.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咨询库,及时更新和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定期与用工单
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