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构建化工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通识教育相关论文查重,关于构建化工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通识教育及化工类及高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通识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40;专业性和基础性的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等,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对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培养;分层次、分难易地设置课程,循序渐进,将通识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的管理上,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使其与学校的教务部门联系起来,整体规划通识课程体系,并负责和相关院系与部门的协调,促进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最后,提升通识教育的师资水平.通识教育的师资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品行等.所以,要加强对通识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开发,不断提升师资的水平,提升通识教育的水平.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有效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质量,保障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我们应从多角度着手建立起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评价机构.鉴于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施教主体多、教育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建议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校园文化组织单位担任通识教育的评价机构,整体评价学生通识课程学习的效果.其次,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层次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会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为此,应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主体: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学校评价机构对通识教育质量的评价.最后,评价模式.不同的群体对通识教育的需求不尽相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也不尽相同,为此,对通识教育课程本身和通识教育的评价应具有多种模式.其评价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课程或教育的目标与规范模式,目标群体满意度模式,课程或教育的过程模式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加强具有化工行业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化工类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将各种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实践中真正认识到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杨春梅.通识教育:本质与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3]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
[4]爱因斯坦.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杜志强.高职教育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6]黄斌.高职化工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模式的整体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21).
[7]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任玉杰.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2).
项目基金: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nhy-jg(2012)008.
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构建化工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