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改革论文范文资料,与略高职机电一体化省级精品专业建设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关于略高职机电一体化省级精品专业建设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学改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46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对口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远高于校内其他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2)面向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培训卓有成效.专业依托校内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年均开展师资培训、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近千人次.(3)团队教师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究服务成效显著.近五年来,团队主要成员共主持国家、省、院级研究项目24项,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1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技术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铁道部高新产品创新铜奖,1项获广东科技三等奖.(4)取得了一批专业建设理论的新成果.发表专业建设研究论文共17篇.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1)创新了常规管理理念,提出了以“七强化、七推进”(强化体制建设,推进管理合力和综合效能;强化精简高效,推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强化绩效考核,推进师德师风和创新力提升;强化职教特色,推进管理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质量和环境优化;强化过程监控,推进办学效能提升;强化民主监督,推进阳光办学)为内涵的专业常规管理理念.(2)引进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2005年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建立了《ISO9001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了专业建设负责人制,使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上了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3)建立和完善了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以现代职业教育规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为引领,运用“三引、三进”,建立和完善了面向就业市场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综合训练项目、教学考核等动态调整机制.(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双证”获取率100%,年度就业率100%,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6.20%、97.50%和98.70%,对口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0%以上,毕业生在郴州就业的起薪点明显高于一般专业及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水平.2008~2012年连续5年组队参加全国、省、市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
创新点
实践创新创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造就了国家级、省级高校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各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省级精品专业;创建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教学实训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和区域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理论创新提出了建设一支“能讲、能做、能服务、高绩效”教学团队、“四坚持、四突出”的专业建设理念;提出了“对接岗位设课程,对接实践抓教学,对接就业育人才”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式、模块化教材建设新思路;实施了“六位一体”教学方式,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专业管理方面提出了以“六强化、六推进”为内涵的专业常规管理理念,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科研创新经过4年的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共完成或主要参与完成教育教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4项,其中,4项技术获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变形锌合金CONFORM连续挤压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获铁道部优秀成果铜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郴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公开发表教育教学与专业研究论文43篇,编著出版了8种国家级教材、5种校本教材、1种“六位一体”教学改革案例.
质量创新近四年来,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三等奖2次;获省级就业知识抢答赛三等奖1次.
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不仅使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受益,而且对全院各专业及省内外同类专业也有示范性作用.(1)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造就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的做法和经验在全校普遍应用,在全省有示范作用,在全国具有推介价值.(2)“六位一体”教学改革在省内外课程教学改革中有较大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多次在全省职业院校领导会议上推介,省内外十余所职业院校前

关于教学改革论文范文资料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24511.html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是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行业办学与非行业办学创建精品(特色)专业的政策扶持与导向应当有所不同,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求同存异,既不降低标准和水平,又能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均衡发展.
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如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校、企、政三方联动的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打造专业特色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是随着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变化,如何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均有待继续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0.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7.
[3]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才培养2011年度报告[EB/OL].[2012-03-28].http://wenku.baidu./view/01c0fcd1b14e852458fb571d.
[4]左家哺.《高职高专教育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EB/OL].(2009-08-21).http://.guochengzhi./ketizhidao/gx/200908/2476..
[5]李军雄.地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44.
[6]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高职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6):124.
作者简介:
李景福(1962—),男,湖南嘉禾人,硕士,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省职业院校机电设备应用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
关于教学改革论文范文资料,与略高职机电一体化省级精品专业建设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