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的原因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教育类毕业设计论文,关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的原因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学校教育及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从我国社会变迁到个人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就业鸿沟产生的原因,试图用GTW的职业培训模式来解决应届毕业生从毕业到工作这一期间的就业鸿沟问题,并对GTW职业培训模式的这一解决方案进行图解验证.
【关 键 词】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原因GTW职业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10-03
狭义而言,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开展的职业培训以及在职人员在社会培训机构中自主参加的职业培训.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前的专业职业培训在我国相当匮乏,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受自身就业能力的限制,逐渐陷入就业难的境地.有学者指出:“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鸿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产生的原因,用GTW(GraduatetoWork)职业培训模式来解决就业鸿沟问题.
一、就业鸿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社会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减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为12016亿美元,比2008年的14285亿美元下降约16%,降幅之大为10年所未见.但是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仍在日益加剧,科技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为快速使经济得到复苏,采取原有的职业结构分化解体,提高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等措施.除此之外,企业为了应对科技的挑战与国际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向高绩效的组织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力准备,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意度逐渐上升.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所招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的占45.1%,其中“比较满意”在外企和国企表现得比较突出,分别为54.7%和50.5%,但“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之和由去年的4.1%上升到10.6%,说明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与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分别有32.6%、26.7%和25.8%的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认为,现在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对待工作态度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分歧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紧缺一种综合有效的针对性培训模式,这种培训可以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走出从毕业到工作这一阶段的混沌期,来解决企业与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鸿沟”问题.
(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
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对当今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素质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资源的同时,也逐步浮现出诸多潜在的问题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困境,即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保守性、单一性.
首先,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体现在课本本位学习上.课本本位学习是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室内向学生传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任课老师指定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课本本位学习呈现出一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典型现象.普通高校中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导致他们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企业实际操作的内容契合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的关系,造成学生只能处在一个孤立的封闭性的教室内学习.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保守性体现在学生本位学习上.在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规划中,只是保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计划、监督及控制.而较少开设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即没有整合学术学习与职业学习,未能加强学术教育中的职业性.这就导致学生没能更早地了解职业世界,也没法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比较成熟的选择.
最后,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单一性体现在课程本位学习上.课程本位学习是指几届同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接受相同理论课程的一种学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经济以其令人目不暇接的更新速度冲击着每一个职业.由于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所设置的课程结构不符,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到临近就业就已经落伍于社会境况,这就导致高校应届毕业生难就业、企业难得人的就业鸿沟现象.因此,我国缺乏一个能让应届毕业生与时俱进的信息渠道.
(三)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自我定位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会因其好高骛远的个性而拒绝适合他们的低报酬岗位.逐渐地,他们的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他们的使用价值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高度.专家指出: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其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消失.当这些毕业生劳动力的效用性减弱后,他们将会愈加地陷入就业鸿沟的困境.这也正是因为我国缺乏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应的职前培训,帮助他们跨过从毕业到工作的这一道鸿沟.
二、就业鸿沟的对策——GTW职业培训模式
GTW职业培训模式的含义GTW(GraduatetoWork)是个人从普通高等教育结束到有报酬的就业开始这一时间段,是一个为就业作准备的阶段.GTW职业培训模式是适应于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到正式被企业录用这一阶段的职前培训模式,或者说是根据企业对就业能力的要求,为求职于这些企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调整、制定的一种有效的职前培训模式.
(二)GTW模式的课程内容1.职业生涯认知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根据高校应届毕业生所应聘的职位,帮他们分析、阐释所应聘职位的真实工作世界.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它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能力、人格、需求、价值观及兴趣等存在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工作世界对人的一般要求,不同种类的职业对从事者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特殊要求,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2.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所设置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符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提出的“人职匹配论”.帕森斯的理论内涵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通过GTW模式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更有效、更有方向地达到人职匹配这一最终目标.
例如,GTW职业培训将对每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各项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其所要应聘公司的岗位,继而进行分析、匹配.如果最终测试结果是某应届毕业生在处理业务能力方面如鱼得水,但是在计算机软件操作方面还达不到应聘公司的要求,那么,GTW职业培训课程的执行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此毕业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再如,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需应聘某奢侈品牌的营业员岗位或者某大型企业的前台岗位,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都很好,但是其走路的形态等各方面的外形气质不符合企业的职位要求.针对这一类学生,在GTW职业培训课程中会请资深的
高等教育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的原因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