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生招生制度60年嬗变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制度方面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我国生招生制度60年嬗变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制度及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制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化的轨道.3.1966~1976年彻底中断时期
“文化大革命”伊始,历经了17年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毁于一旦,中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被迫中断了十余年.1967年,教育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废除研究生制度及研究生分配问题的报告》,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从西方和苏联抄袭的.这个制度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制度,甚至还保存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与毛泽东思想是完全违背的.为此,应立即废除现有研究生制度,并立即着手研究生分配工作”[3](P19-24).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彻底中断状态,在发展中遭受巨大的路径障碍.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9572.html
(二)渐进式制度变迁(1977~2008年)
1.1978~1985年全面复苏时期
1976年,“文化大革命”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复苏,研究生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好时节.次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1977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全面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并实行严格的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选拔制度.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行,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从根本上明确了学位工作的领导体制,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8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198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应切实贯彻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推荐免试生的试点工作,推荐比例不超过应届毕业生的5%”[6](P308).自此,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逐渐走上了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道路.复苏时期,研究生教育在取得招生数量的跨越式发展后,也涌现了一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与入学考试方法不完善、研究生实际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
2.1986~1998年调整改革时期
80年代中后期,针对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稳步发展,保证质量”的方针,此后,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改革与调整时期.1986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坚持按需招生,适当调整和控制研究生规模.同时,首次
关于制度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3.1999~2008年内涵发展时期
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成为研究生扩招后的应然要求.为了应对规模扩张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我国在招生环节上,对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2002年,《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的科目的通知》中要求:自2003年起,全国硕士生招生入学考试精简初试科目,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利于考生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选择专业,以及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为了稳步推进初试改革,教育部2007年再次对初试科目进行调整,要求逐步按照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考试科目,提高命题质量.在简化初试的同时,加大复试的权重被提上日程.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加大复试权重的同时,也要加大差额复试的力度,以提高复试的有效性.此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34所高校进行自定复试分数线的改革试点工作.总而言之,“简化初试、加大复试比重”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自主权.
纵观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60年的改革与演进,权力配置间的博弈贯穿始终:一是政府与研究生培养单位,二是计划与市场.政府与研究生培养单位间的权力配置呈现出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变迁路径,并显现出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自主权不断加大的趋势.计划与市场间权力配置的博弈主要以80年代末为分水岭.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提出根据市场所需招生的原则,允许培养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计划外招生,这就打破了建国初以来的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规定.
三、理论解释: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层结构分析探寻研究生招生制度背后的深层结构即可发现影响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普遍性因素.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归纳出影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三大宏观因素: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和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
1.计划经济体制
建国后,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其反映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即研究生教育体制由国家严格控制,且采用行政手段分配教育资源.一方面,研究生招生和就业都严格由国家统一调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行政手段分配资源意味着研究生招生制度成了政府意志的彰显,抑制了培养单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独揽研究生招生权利,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此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勃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政府通过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使其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越来越灵敏.此时,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主体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封闭走向开放,逐渐形成了市场、政府、研究生培养单位三方联动的研究生招生制度.2.集权管理模式
建国后在“以苏为师”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了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集权模式,表现为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权、办学权和管理权统归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模式使得研究生教育在初建时期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支撑,并取得了规模的显著增长.然而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集权管理模式的弊端浮出水面.由于中央政府难以对每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了如指掌,造成所制定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往往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1995年,《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国家在招生政策上要向研究生培养基地倾斜[7](P161).至此,政府通过向研究生培养单位下放招生权,使得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
我国传统的文化模式比较倾向于社会本位,直接造成了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中片面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取向,弱化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旨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专门人才,而这种过分狭窄的专才教育使得培养出的研究生学术视野不开阔、人格素养不宽厚.世纪之交,在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初现兼顾个人理性的价值取向.2000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上提出:“对研究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8]等,无不折射出国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对个体的关注.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将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选拔出来,成为现阶段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关键.
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常常会出现一些无效率的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驻存的现象.针对这一制度现象,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其制度变迁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路径依赖”假设.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得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9](P170).路径依赖的生成得益于增长回报的机理,即旧制度使得行动者通过成本投资、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得到回报递增,故难以从初始条件中跳出来寻找新路径.
我国60年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
关于制度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国生招生制度60年嬗变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