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相关论文范例,与高考古诗赏析方法举隅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诗歌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高考古诗赏析方法举隅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诗歌及中学教师及推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诗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诗歌鉴赏既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卷中的得分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讲了很多的技巧,答题规律同学们也掌握了不少,但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学生的得分还是很低.究其原因,是有些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看不懂文本,懂得再多的答题技巧也无济于事.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呢!我做了一点小小的探讨.
一、问何物,能令公喜:积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读本《唐诗宋词选读》.实际课堂中,我们在让学生学习具体诗歌的时候,应有意识引导学生理解、记住重要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时代背景等以及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这样学生们在解读新的诗歌时,不仅能够因人论世,因事论诗、因时论诗,还可以结合常见意象合理推断.没有积累,就无从解读诗歌.除了《唐诗宋词选读》,我们在新的题目接触到新的意象及重要作者时,还应随时保持积累的习惯.如每天早读诵读一首诗词,并配上赏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积累.贵在坚持,只要我们把这个有意义的工作长期做下去,肯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古典诗歌.
二、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联想
在有了足够积淀的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发挥想象力这个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诗歌是凝炼的艺术,很短的文字,内蕴很丰富.我们在看一首诗的时候,要合理想象补充成分.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想的,为了生动地表达出他的思想,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是我们要求学生解读诗歌时必须掌握的步骤.因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在课堂上得到了训练,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经典,传承文明.
如04年江苏高考题《征人怨》里的第一句:岁岁金河复玉关.首先我们根据“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的意象积累知道玉门关在边疆,我们再翻译落实:年年金河又玉门关.这样解读肯定不过关,于是我们还要发挥想象力,根据文本合理推断,适当补充成分.征人年年都在边关征战,一直在打战,通过这个“复”字,我们能感受到征人的厌烦、厌恶之情.如此解读,诗歌就好理解了.《征人怨》还有一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我们学过杜甫的诗歌:“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从这里就可得知“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也就可以推知“青冢”也在边塞,那么《征人怨》的第一道题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就不会犯要点不全的错误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诗歌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3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三、思君忆君,魂牵梦萦:技巧
古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词序和语序要发生变化,这给鉴赏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如果对这些变化了的词、句做些技巧分析,进行适当的句法调整等等,理解鉴赏起来就容易多了.如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巾落枣花”,分析句子可以看出,其中“枣花”是主语,“落”是谓语,“簌簌”在句中应是状语,所以这个句子中句子的顺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巾”.
再如对偶的规则经常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事实上,名词还可以再分为好多种,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
如09年江苏高考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同学们在理解诗歌的时候会有两个地方难以理解.一是“万岁山前珠翠绕”里的“翠”指的是什么,因为有山,所以他们很多人会认为是“树木”,是“翠绿的树木”,这样理解看上去好像是合理的,可是却曲解了作者的意思,如果同学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翠”与“珠”相对,他们是并列关系,“珠”我们知道指的是珍珠,那么我们也由此可以推知“翠”也是一种饰物,那可能就是翡翠之类的饰品了,这么理解就对了.所以我们真要学会分析诗句的对应关系.二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中的“膏锋锷”难以理解,也无法迁移,我们没法推知.这个时候,细心观察,会发现“膏锋锷”和“填沟壑”相对应,我们从“沟壑”的关系可以推知“锋”和“锷”是相类似的一类事物,由“填”的动词性推知“膏”的词性也是个动词,这么一推断,原来两个难以理解的诗歌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它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了.
本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697184.html
再如《征人怨》里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推知“金河”也是边塞之地.“朝朝马策与刀环”这句,我们也能推断“马策”是个名词了.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解题的时候,拿到的分就会越来越多了.
诗歌相关论文范例
我们说诗歌在赏析的时候以想象、积累、迁移、推断、翻译为主,可是落实翻译的时候不通顺,于是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如08年江苏高考题《登金陵凤凰台》的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字面上的意思是“浮云遮住了太阳,所以作者看不见长安了”,这么理解就难以领会作者的深意了,我们可以调动积累,迁移推断,我们在《滕王阁序》里有这样的一句:“望长安于日下”,这个“长安”指的是“朝廷”,再结合李白的生平,我们就可以推知,他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什么阻碍了他见不了朝廷呢?这么一推断,我们知道“浮云”喻“小人”,“日”喻“君王”.那么诗歌的内蕴就清晰多了.
再如《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里的“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根据对仗的原则,我们知道“珠翠”是饰品,其实指代的是女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进一步分析就是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如此理解就没什么大的问题了.
五、总把芳心深相许:暗示
07年江苏高考题诗歌鉴赏第一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08年高考题诗歌鉴赏第二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年高考题诗歌鉴赏第二题“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他们在问问题的时候都暗示是“一种”,可是我们的学生审题不清,不认真看题目,回答了好多种,这个分失得就很可惜了.
有的时候,诗歌内容不好理解,看看出题者的暗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05年江苏高考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诗中的第二句“开门复动竹”,很多学
诗歌相关论文范例,与高考古诗赏析方法举隅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