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高等教育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美学精神与中国大学追求卓越之路的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类论文下载,关于关于美学精神与中国大学追求卓越之路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大学教师及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正式吹响了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的号角.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依托,也必将通过自身努力而不断追求卓越.本文将美学精神与中国大学追求卓越之路结合起来,尝试用美学的视角对大学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美学精神;学科建设;教师队伍;校园文化

大学是社会进步的灯塔,从产生以来就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当今世界的发展与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而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前所未有的与社会发生着紧密联系,前所未有的受到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关注,前所未有的寄托着千百万家庭的美好希冀.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推动大学实现卓越,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美学与人类幸福关系密切,人必须在审美中才能得到净化、从而成为理性的人、走向文明.美学精神是指蕴涵于人类对美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中的人文精神,美学精神并不仅仅限于美学的理论研究领域,而应具有更广泛的人文价值.人类活动受着美的理想的导引,教育要培养人就不能不关注美、不能不关注审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__2020年)》明确将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这就要求大学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线.而在此过程中,美学精神则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在传道、授业之外,还必须要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自我价值和具有美学追求的人生理想.因为人的审美解放可以激发其创造性精神和生命活力,所以,将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就是大学在追求卓越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一、美学精神与学科建设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是科学研究的源泉,是服务社会的根本依托,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支柱.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发端于十九世纪末叶.从产生的根本条件上讲,与其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还不如说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催生的结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中国大学从骨子里就注定要深受国外因素的影响,而且先天不足.由于多种原因,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滞后于世界高等教育.近年来,随着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面对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大学整体办学质量提升,成为大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而在大学内部学科建设方面,往往存在从自身利益出发,急功近利的确定学科建设的目标,出台一些偏激的举措,导致的结果是学科特色日益削弱、学科生态环境得到破坏、学科结构被日益扭曲、学科体系在社会需求面前“亦步亦趋”,但总是更不上节拍、踩不到点上.

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其主要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美学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中,有一些观念有着明显的生态性,它们分别是自然哲学观,其主要特点是自然为中心:道德哲学观,其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中心;政治哲学观,其主要特点是人与自然均衡;宗教哲学观,其主要特点是人向自然回归.从这四个不同的哲学观,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就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凝练学科方向.从自然哲学观出发,我们认为,一般而言的学科生长,其开端总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为此,就要采取合理确定建设目标、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地学科特色等三种途径.二是遵循学生建设规律.从道德哲学观出发,我们认为,一般需要重视处理好交叉与渗透、开放与优化、均衡与适应等之间的关系.三是重视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从政治哲学观出发,我们认为,一般需要高度重视学科平台的建设.通过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吸纳资源、凝聚力量、形成高地.四是协调“顶天”与“立地”.从宗教哲学观出发,我们不仅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将学科建设的终极追求与满足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更要从学科演进和发展的角度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学科水平始终保持在潮头和前沿.并且这二者要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境界.


怎么写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播放:35712次 评论:4576人

二、美学精神与教师队伍

“以人为本”在大学中的集中体现,就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还必须要有较高的美学修养.

首先,大学教师加强美学修养是由面对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大学生由于思想深度、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往往很难对真善美形成正确科学的判断.所以,大学教师就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带给他们美得启示.其次,大学教师加强美学修养,可以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中,学生不仅仅在接受教学内容中蕴藏的美,更重要的还在于体会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美.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美,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和深度理解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中的定理、原理、公式、模型,还是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关系,其中都无不体现美的规律.另一方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等,也都离不开美学修养.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美学修养,并自然地从美学角度进行讲授,必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大学教师提高美学修养,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美是促使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例如,许多天体物理学家的研究,正是源于感受到天体运动之美.追求美的审美意识,往往成为构建科学理论的原则或依据.所以,大学教师加强美学修养,必将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三、美学精神与校园文化


该文url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12813.html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等其他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大学品牌的集中体现,更是大学追求卓越的软实力.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认识.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所有文化因素.狭义上的校园文化,一类是校园硬环境,包括、校园建筑、图书仪器乃至花草树木.一类是校园软环境,包括以校训为集中体现的校风学风,以各种行为准则和运行机制为集中体现的制度文化,以校园文化活动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文化.所以,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一是熏陶.其实质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无处不在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发挥其熏陶内化效应.二是导向.校园文化必然对生活自其中的师生从言谈举止、举手投足,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等多方面产生导向功能.三是愉悦.也就是寓教于乐,使师生在生动活泼的审美体验中产生心理认同和共鸣,达到愉悦身心、陶冶升华的目的.四是激发.通过校园文化,使师生在探索中发现美、在实践中感受美、在进取中体会美,从而投入忘我的、自由的求索之中,从而创新科技、探索新知、传承文明.由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校园师生关系,来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首先是教师要把学生作

1 2

关于高等教育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美学精神与中国大学追求卓越之路的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论文

小学音乐师德论文

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日志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

教学法论文选题

小学小班化教学

生物高效课堂论文

音乐教师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数学

关于美学精神与中国大学追求卓越之路的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