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修养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小学教师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修养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学教师及师范类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深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其专业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研究者.本文从教师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课程;教与学;教师;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25-03
现阶段的师范类教育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即:专业课程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相关课程.这就产生了师范院校中的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课程并无本质差异的状况.
一、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几个困惑
1.课程“拼盘”
作为小学教师,其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以数学专业为例,其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与非师范生差异不大是无可厚非的.
南昌师专的定位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类似,均以小学教师为培养方向,因此其课程的难度、广度以及侧重点必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拼凑专业课与教育类课而形成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简单地照搬高等数学的课程,或为降低难度对现有教材进行删减后的课程,在教学中并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建立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发现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的特定知识与课程建设迫在眉睫.
更深层次讨论小学教师的特殊性,与现阶段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分配不均有关.在小学教师稀缺的地区,教师专业性要求与通才性要求并重.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岗位往往和自己所学专业不一致,数学专业的学生教各种科目的都有:语文、科学、英语甚至还身兼数类科目.对于他们而言,学校学习到的能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2.有教无学
教师日日辛勤耕耘,少则每周十几节课,多则每周上二十甚至三十节课.各个环节也有部门负责督促完成,需要从备课、考勤、授课、练习、反馈到最终的总结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按部就班地一一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全面而充实,层层考核也通过了.但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又会用多少,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又能有多少知识能运用于实际呢?许多的疑问,并不是每个学期末的一张考卷、一个分数就能体现的.答案是明确的:教师教学生学,学完只为那张考卷,考试只为那一纸证书.
有教无学成为普遍的问题,也就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师时时在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实践课、实验课、见习实习等方式应运而生.教师的课堂也逐步从教师讲授向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倡导应用性强于理论性的课程,放手让学生自学并试讲后由教师点评,提出不足与改进方案的方式也产生了,课堂教学形式向多元化发展.这种趋势是积极的,力度也是应当给予加大的.
3.考完就忘
以一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为例,每周3节课,一学期54课时,共3学分.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以课本为蓝本,听课、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不论自查还是教师提问,从基本概念到实际例子基本能答全.临考的强行记忆是有效的,但记忆强度以及记忆深度则都是有限的.
考试结束,记忆内容如果没有衔接的课程,在一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全为其它内容所取代.从而导致一个学期的54节课、几十个小时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成为了无用功,一门课达不到基本要求而成为无效课.
无效课的存在是办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减少或消除无效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
二、解决困惑的途径
困惑提出来,如何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寻求出路.亟待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正确筛选
一门课的开设有其定位和目标,教学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一方面,教材的选定要紧扣定位和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但另一方面,对于许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现有的一本或几本相关教材中,却没有完全匹配地用于教学的内容.如小学教师数学专业学习的深度广度、内容选择,都需要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在对现有相关书籍的学习领会基础上,结合课程目标对书中内容,不仅进行增删,更应进行整合.
2.合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孔子有“无言之教”之说,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其更大的空间,像现今的婴幼儿教育中,对越小的孩子越应该为其创造安全丰富的环境,给他们提供自己探索的机会.相比而言,对于已经身经百考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更成熟,能力也更强,发挥的余地也更大,教师是否应该更能放手放心呢?
“最好的学法是做,最坏的教法是说”.教师的作用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是学生į
小学教师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3.明确考试的目的
考试的目的很明确,即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给予评价,将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到任课教师,进而指导教师的教学.考试能达到既定目的吗?且不说试卷的信度效度,就是一份复合标准的试卷,其内容的覆盖程度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实用性的知识点在纸笔之间不能充分地体现.有的教师就提出“纸笔考试一定是最坏的”观点.
教师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将成绩四六分,百分之四十平时分、百分之六十考试分;教学教法类课以学生的说课或讲课作为成绩;理论性课程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等等.结果有了些许改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部分体现,但应试的痕迹还是明显的.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小学教师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4.确定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
确定教学目标有三条原则:一是具体:指目标的内涵明确,不空泛.比如很多教师都常用的“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之类,就未免空泛.教学目标不能拘泥于某节或某几节课,而是需要致力于长期培养的课程目标.二是集中:是指一节课的目标不能过多,但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是很不易的.三是恰当:恰当的依据是课程体系与单元结构中的位置,文本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这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是现今教学的努力方向.
本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35201.html
5.教师自身的准确定位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良好的品德修养已成为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背景下,教师必须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身所充当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教育本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的人,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的品德高于一切,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人.
教师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自
小学教师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修养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