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类论文范文集,与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建筑工程技术类论文提纲,关于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及建筑制图及高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进行改革,对学生建筑识图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关 键 词:建筑识图能力;职业基础课;课程改革;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1-02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投影、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识图方法与技巧、建筑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等知识,是学好后续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基础.而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型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往往看不懂图纸,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一、立足课程改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建筑识图与绘图》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就需要开设,而本门课程又涉及《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CAD》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对于刚入校还没有专业概念和认知的新生来说,学习和理解困难很大.我们邀请行业和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深入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精选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整合开发了《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并自主开发了工学结合教材《建筑识图与绘图》,合理编排,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将知识点串联,分为建筑制图基本知识、建筑形体的投影、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四个单元.教材以工程图纸为载体,以建筑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选择实际工程图纸为案例,贯穿整个专业施工图的识读,详细地阐述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形成方法、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及读图方法,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施工图识读的方法和技巧.配合教学,结合工程现场实际,作为配套教材,每位同学下发三套典型结构的工程图纸(蓝图,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图纸各一套)和最新的平法图集,把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融会贯通,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以三套施工图为基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通过真实案例教学,让学生懂得《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的学习不是空洞的理论和无法把握的专业名词,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专业现实意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这就促使学生根据需要去查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解决看懂图纸这一问题而串联起来的,学生不再是在传统的抽象教学中痛苦的记忆着,而是为了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而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综合、从基础到专业的原则,设计识图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识图步骤和建筑制图、构造的相关知识,不断重复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完成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实现程序性知识的积累.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让学生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重复积累和提升程序性知识,完成应用技能的提升.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让学习变得简单易于接受.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展示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理论知识.《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内容信息量大,需要讲授的知识点多,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同时通过直观的设计,可以让理论变得简单易于接受.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没有专业基础,所以对于专业投影、构造概念和组成还很抽象,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模型和多媒体影像资料,展示让学生听起来感到迷茫和陌生的概念,直观易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程团队精心设计网络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用以指导学生课余时间的自学,化有限的课堂教学为无限的课外教学.教师针对三套图纸,串联教学知识点,设计应用型施工现场工程识图练习题和各种变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重复对知识的识记、迁移和整合,并及时对练习结果提供反馈和纠正,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设立学生练习学分基点,并作为平时成绩,和学生的课程考核挂钩,以督促学生自觉完成练习.三、合理设计安排实训环节,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通过现场和实训场参观教学,让空洞的专业名词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和对课程学习的排斥,强化学生对课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通过校内模拟的职业环境,可以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并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识图所要求的主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关键能力.利用校内国家级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通过识图训练、图纸与实物之间对应训练和模型制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共事能力,通过模拟现场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能力评价体系建筑识图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与知识的积累和获得分不开,但是更多的表现为正确识读工程图纸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可以

关于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的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类论文范文集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的熟练程度来进行考核.同时,学生能正确识读工程施工图并用于指导工程施工生产,说明学生已经将识记性的陈述性知识应用于策略性的程序性知识之中,并进行了自己的内化、迁移和整合.所以,对于《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通过答辩、工程图识读等考核方式代替传统一张试卷定结果的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反过来又促使学生从传统的识记型学习向应用型学习转变,改变以往考试分数很高但是看不懂图纸的尴尬局面.《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课程的改革通过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07~2011级学生中实施,从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建筑识图能力显著增强,达到了预期效果.而且,学生的实习和工作单位对我们的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更加鼓励我们在今后不断关注这门课的改革新动向,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参考文献:[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刘晓聪,丁胜.关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科技,2008,(1).[5]郑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怎么撰写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播放:22530次 评论:6522人

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40030.html

建筑工程技术类论文范文集,与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高中教师师德师风论文

脱产成教本科

机械教学论文

论文 幼教

小学教师期刊

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表

小学美术教学周记

计算机专业考研教材

单片机教学改革论文

幼儿园教师毕业论文

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WORD版本 下载地址